加过一滴水的芋饺皮,依然不用擀面杖。不过包出来就没那么繁复好看了。
毕竟只加入过红薯粉的皮料没什么劲,如果要捏成好看的样式,相对比较困难。
而这芋饺一入锅又变的不同。
不像白面饺子那样平实,它淡淡的紫色外面隐隐约约又有一层透明的皮。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煮芋饺的同时,那人也没闲着,只见他用了一些紫菜和虾皮,三两下调出一碗汤。
最后在把煮熟的芋饺盛入,就可以端上评委台了。
不过因为这也算是新事物,所以美食城的小二把芋饺端走以后,那人手不闲着的又做了一堆,请附近的群众品尝。
“这是啥玩意啊,真是太滑爽了。老夫觉着一不留神就能溜到嗓子眼里去。”
“就是,这馅也鲜,吃上去真是弹牙中又透着一股浓香。”
吃过的人基本都赞不绝口,让一直观望这这边的陶天然,也微微放下了心。
而苏胖的另外两个徒弟也蹭到了面食组。
只见他俩一直在灶台上忙忙碌碌着,捣鼓着让人不怎么看得懂的东西。
虽然做的东西不同,但调味料差不多么!分工合作之下,俩人的进度甚至比其他人还快上那么少许。
之前炸好的花生米压成碎,蒜泥切了一堆,葱花也是不少,更别提那火力十足的小米辣,就尽可能的切成小粒。
说起这小米辣,倒是有点意思。
苏胖刚到京城的时候,干辣椒是有一些的,但这新鲜的辣椒就没戏了。
本来以为自己会告别一段时间的辣椒,可陶天然听说她在山上找到的野山椒之后,干脆雇了村民漫山遍野的找的辣椒。
后来不但找到了不少红红的小米辣,连苏胖几乎断货的花椒也找到了一些。
这下苏胖研制这两道小吃的时候,底气又更足了些。
酱油是之前就熬好的。和普通酱油不同,这里的酱油是用专门购置的牡蛎干熬制成汤,经过过滤浓缩后,再加入酱油慢慢炖煮。
最后在加入糖,八角,等调味,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调味油。
只见其中一人小心翼翼的在一个小碗里放入足量调味油,干辣椒炸出来的红油,又放上蒜泥,葱花,辣椒,花椒面等物搅拌均匀,这才端出了一个大大的白色物体。
这当然就是苏胖弄出来的凉粉了。
天气有些热,这东西明显是之前冰镇过的,一拿出来还冒着丝丝凉气。
只见那人又拿出一个专业挠子,在那白色的物体上轻轻一刮,比小拇指还细的凉粉就这样弄了出来。
再用手轻轻一赶,排列整齐的凉粉便落入碗中。
最后再将小碗中的调味汁浇在面上,再撒些花生碎,现代出名的川北凉粉新鲜出炉!
另一人同样在做调料。
不过他的调料还是略有不同的,除了同样的辣椒油和调味酱油之外,蒜和葱都只是用个小蝶子摆在一旁,吃的时候若是喜欢,再由客人自行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