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刚开始就是粗选,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都会先挑出来,等差不多再慢慢挑。
但他会把疑似早于清代的先放到左边,清代的放在右边,至于民国以后的直接扔回废料堆里,省得耽误工夫。
胡涵负责将左右边的东西拿到远处摆好,个别有大件的拿不动,那个看门的小老头儿就会过来帮忙。
这个工棚比胡涵家的院子还大好几倍,好在这批抄家废铜是新送来的,大部分都倒在了浮头,所以并不用去往深里刨。
粗筛是个体力活,关二爷干了没一会儿就有点儿气喘吁吁。
整整俩钟头里,他歇了好几回喝了一缸子茶水才挑得差不多了。
折腾完了一共挑出来三十多个香炉和二十多尊铜佛。其中清代之前的大约占1\/3,剩下的都是清代仿品居多。
这时候,关二爷缓过劲儿来了。
他背着手站在两堆东西前开始细筛。
最后挑出来七八个香炉和四五个铜佛,但胡涵看他还在犹豫,于是凑了上去。
“二爷爷,您挑出的这些个是最好的吧?”
“那敢情,这几只炉子都是正经的宣德炉,佛像差不多都是永乐官造。”说着关二爷又指着那几尊鎏金佛像中一尊生有绿锈,看起来很不起眼佛像说道,“那尊是唐代的。”
胡涵从关二爷挑剩下的一堆里找出一只小香炉前后左右又看了一遍。这两件东西上同样刻着“大明宣德年制”。
“二爷爷,您是怎么分出来哪个是真宣德,哪个是清仿的呢?”
“这里边学问可就大了。”二爷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喝了口罐头瓶里的茶水。
“宣德炉是大明宣德年间官造的一批香炉,铸造这批炉子用的是南洋进贡的风磨铜,这种铜比较纯,据说里面还含有黄金,但这都不可信。但主要是颜色和紫铜黄铜都不一样。宣德炉本身用铜也分六炼和十二炼,大器为六炼,小器为十二炼。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以后再跟你细说。”
“另外就是看形制,宣德炉分乳足炉、鬲式炉、鼎彝炉、敦炉、床炉、钵炉……,我家里有本老炉谱,如果上边没有的器形那肯定就真不了。”
“再有就是款,大炉一般底款只有一个宣字,中炉有隶属两字款宣德和正楷四字款宣德年制两种。”
“小炉的六字款才是一般常见的大明宣德年制。但你要记住,所有宣德炉的德字都没有中间那一横,而制字也不是繁体的制而是掣。”说着,关二爷拿手指沾着茶水在地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胡涵听着只觉得头大,但他还是默默记住了几条最重要的辨别方法。
“那这些铜佛您怎么辨别是永乐还是清仿呢?”胡涵看着那一地的佛爷,心里也是好奇。
“你从各堆儿里都拿一个来,放一起看看。”关二爷划拉了一下眼前的明、清、民国三堆铜佛。
胡涵从三堆里各拿了一尊菩萨立像摆到了一起看了看,忽然他就觉得有门儿了:“二爷爷,我说下,您听听对不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