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回落,但头部演员们的单集片酬依然能抵得上老戏骨们一整部剧的收入。”
“我专门统计过去年播出剧集351部,由老戏骨担纲主角的只有《老酒馆》《外交风云》《老中医》《因法之名》寥寥几部。”
“排名前十剧集里只有三部主演里有老戏骨,比如《庆余年》《安家》和《新世界》……”
“只有《庆余年》在前四番给了老戏骨空间,对象还是陈道明和吴刚……”
“都说陈建斌、董勇、郝平的《三叉戟》口碑炸裂,但其实有效市占率仅为2.74%,小年轻根本没人看!”
沈锋摇摇头,口碑这东西跟收视率永远不是一路人。
在金主爸爸眼里,只有最具备招商能力的才能演一号。他们从来不会考虑上面戏骨不戏骨的,眼里全是观众的接受度、普及程度以及煽动消费的能力。
因为真正肯花钱的还是那些被人诟病的粉圈!
这种顺应市场和资方的想法网剧会更加明显,电影观众用脚投票也是市场导向。在沈锋看来导致老戏骨们无法登上真正主角舞台的,反而是现在的媚年轻人导向,因为后者是最具消费力的,谄媚了他们,也就谄媚了市场和资本。
“哎,现实题材不好拍,您看看以老戏骨们为主角的剧,通常含有一定的宣传功能,因此审查一定程度上限定主创们的动作幅度。”
“在这种背景之下,能够把现实题材做出品质的制片方,我敢说恐怕不会超过10家!”
沈锋听丁薇说过,今年年初的某部现实大剧,虽然前期口号打得很响,也有官方做背书,但最后无声无息地扑了。
就是因为那是一个转手多次的关系剧,挂名编剧虽然声名赫赫,但到那位编剧手里的时候,该剧已经多易其主,剧情已经稀碎。
这一届年轻观众早已经被《绝命毒师》那样的剧养刁胃口,品质不够宣传来凑?
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去年看过两集的《老酒馆》,宝国老师是好演员,但平心而论他的艺术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
年龄在那,表演那个味道就不太对。跟演技无关,就是观感不好。
剧本服膺于时代,生命力有限,每一代演员的表达方式也有其赏味期限。现在观众能接受的实力派最多上溯至中生代,再远……
真不合胃口喽!
“用to C的模式破局!”
沈锋分析道:“剧集市场一直是to B的买卖,影视公司卖给平台,平台为了稳妥往往选择基础胜率更高的题材,玄幻、古装、甜宠,压根没老戏骨什么事。”
“当然未来随着剧集分账内容的增加,也许市场容错率会更高,会有制片方以老戏骨为主角,做出一些更严肃创新的作品。”
“但最少五年……”
“甚至十年的等待期!”
就像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在圆桌派说过的一段话:我排练《窝头会馆》时,丢瓶子偶然碎了,一手按上去,血蹭蹭地流。
但忽然觉得自己就超脱了!
不再有讨好观众的想法,静静地演完了。
作为一个过气演员,突然知道自己有一天终将被时代淘汰,并且这一天是肉眼可见地来临了,但仍然打算不屈不挠地工作,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