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郁啐道:“你把我当什么人啦!那几个小蹄子还不恨死我?你爱留谁就留谁,跟我可没有关系。我走啦!”怕那边华采云等得着急,急忙去了王定昆吴思远等人得到消息,也来相送,出了营门方才回去。朱传宗和水灵儿,四季几人则一直送出一里多外,马车上了大路,这才止步。
华采云和小郁上了马车,掀着车帘探出头来,依依不舍地看着,只是马车越走越远,渐渐的看不见了,朱传宗摸着小郁新绣的香囊,也怔怔的有些怅然。站了半天,才同水灵儿和四季回去了。
朱传宗大军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声势极壮。一路上经过的城池,因为守城官员都没有准备,再说平时都是吃喝玩乐惯了,没有战斗力,只有少数几个略作抵抗,就被大军击败。
其余有的收到了华文章的书信,有的害怕朱传宗及王定昆的威名,有的对庞来孝心怀不满,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再说让他们拚死拚活,损失实力,那是不可能的。
有的不但放大军过去,还暗地资助他们不少粮草。朱传宗进军神速,很快便掌握了整个北疆省,这才有探马将消息送去京城。这日朝堂之上,百官齐聚。
皇帝汤治端坐在宝座上,大臣们肃立两旁,庞来孝照例在龙椅旁边摆了张椅子,大摇大摆地坐在上面,一点也没有臣子的礼仪。汤治心中暗怒,却也无可奈何,冷哼了一声道:“有什么事启奏,没事就退朝!”
其实朝政早就被庞来孝把持,上朝只是个过场,一切事务庞来孝早决断好了,然后挑些无关紧要的在朝上说给汤治听听,也就罢了,大臣们都是心知肚明,故此都不出声。
汤治见状更怒,打算就要退朝。庞来孝这时站起身道:“慢,臣有事启奏。”汤治问道:“哦?丞相有何事?”庞来孝道:“近日从北疆省传来急报,钦犯朱传宗勾结威远大将军王定昆起兵作乱,十分势大,请皇上裁断。”
汤治听了心中大喜,定了定神,假装不悦地道:“丞相总理朝政,一向标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怎么现在出了这种事?丞相应该给朕一个说法吧?”
庞来孝看了汤治两眼,突然道:“听说朱传宗手里有一份皇上的密旨,命他起兵对付老臣。可有此事?”说着眼露凶光。
汤治脸色一变,忙道:“绝无此事,绝无此事!丞相是朝中栋梁,朕一向信任有加,怎么会对丞相不利呢?再说天下已经是朕的了,怎么会自己反自己呢?这些反贼既然造反,自然会编排些藉口。”
众臣眼看着庞来孝毫无敬意地质问皇上,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制止,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庞来孝面露得意,笑了两声,道:“臣忠心耿耿,也相信皇上不会这么糊涂。至于朱传宗和王定昆二贼作乱,不过是小患,区区几万人马,能掀起多大风浪来?请皇上安心。”
汤治一怔,道:“哦?莫非你有良策?”庞来孝笑道:“朱传宗的乱军不过几万人,我们朝中有雄兵百万,十以倍之,难道还怕他不成?”汤治心中着急,道:“王定昆是有名的常胜将军,在军中多年,威名赫赫,谁能领兵跟他作战呢?”
庞来孝早就想好了对策,道:“禁军统领王景隆将军,乃是名将之后,熟读兵法,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派他带兵去征讨叛军,定能凯旋而归。”
汤治听了暗自为朱传宗担心,但是他也阻止不了庞来孝,只好下旨封王景隆为讨逆将军,召集二十万军队,前去与王定昆作战。京中有一位宋将军,曾经跟王定昆一起共事多年,最了解王定昆的本事。
私下和朋友叹道:“王定昆有勇有谋,是我朝名将,王景隆只会夸夸其谈,哪是他的对手呢?何况还有个更厉害的朱传宗在,王景隆必败无疑啊!”可是他的话无人相信,传到庞来孝耳朵里,还被庞来孝以惑乱人心的罪名给抓进牢里。
王景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消息传来,王定昆等人虽然吃惊,但是因为早在起兵时就已预料到今天,倒也不十分害怕。王定昆立刻派人回靖海关传令,让周义带着剩余七万军队以及粮草辎重,前来与自己会合。
王定昆的军队此时已经出了北疆省,到了西平省的登州城。西平省多山,登州城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险要。
吴思远探得北面的山里有一条小路,能通往大山另一边。因此他定下一计,自己这三万大军守在登州,王景隆来了之后,定然会派大军围住攻城,这时让周义带领精兵从山里的小路偷偷绕过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