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一大截。

    王天成再次以自己的政绩证明了,他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人。在整个清河省,他的政绩也是无人能及的,最大的两个城市都是在他的手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靠这个,他当之无愧地走上了省长的宝座,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位子。

    车到省政府大院时,张青云看了一下表,不早不晚,正好九点钟。选择这个日子、这个时段,张青云不知道,老板心里是不是早就看好的,还是无意中这样安排的。反正这个时间,张青云觉得吉利,做大官的,有时候非常讲究这个,生怕哪一点不妥当,带来了晦气。

    一届领导都有一届领导的脾气,都有自己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就拿东州市党校的大门来说吧,张青云在那里上了十年班,经历了三任校领导,大门就被翻腾了三次。第一次修了个大门,听说花了十几万,但用了不到两年,主要的校领导就出事了,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到了肝癌后期,住进医院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

    又换了一任校领导,上任不久,就投资在正对着大门的地方修了一面墙,墙高三米三,宽九米九,都是叫江湖上研究周易、奇门遁甲的高手看过的,说是党校的大门正对着主干大道,大门又正对着行政办公楼的大门,而校长的办公室正对着中间,冲撞风水,命不硬的容易出事。

    修了一面墙,就把风水留住了,还挡住了外面的晦气进来,领导干部才安心。就此,前任校长的办公室也没人敢用了,重新装修过,做了会议室。

    这一任校长平安地做了三年,就调走了,接着是赖春红调来,做了常务副校长,校长由一个市委副书记兼任,其实党校还是赖春红一个人说了算。

    他也找人看了看,人家告诉他,党校的大门不好,太压抑,像个棺材,不吉利,虽然建了迎面墙,但保住不出事就不错了,但官再想升就难了。

    赖春红还有官瘾,想再往上升一级,就问还有什么办法破没有,花多少钱都愿意。风水先生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大门再接高一层,暗示着步步高升的意思。赖春红马上同意了,就安排后勤处抓紧找设计院设计改造。

    很快设计院就反馈了,说加高还不如推倒重建合算,因为当时建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加高,地基不达标,承受不了。赖春红问了问风水先生,问可以不可以推倒重来。风水先生不同意,说只能加高,不能推倒,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赖春红得了这句话,马上安排人要求设计院重新拿方案,不惜一切代价加高。结果大门建好了,下面为了稳固,多加了四根大柱子,重重叠叠的,看着十分滑稽。上面又新加的一层,啥用也没有,就是为了好看,多了几个飞檐,离远看像个公鸡头。就为这,党校多花了三十几万。

    结果呢,赖春红因为名声不好,官也没有升上去,只是落了个平安着陆,钱倒是没少捞,又没有犯事。看赖春红退休后自得其乐的样子,张青云觉得,他这人心态还是不错的,至少认为自己比那些犯事的官合算。

    到了省府大院的门口,因为秦主任提前安排过,把门的武警早已看见车子的车号,连忙站了一排,恭敬地敬礼。

    小韩早把车窗放了下来,张青云从后视镜里看到王天成在举手,还了一个敬礼。自己也连忙举起手,看着这些一脸灿烂的武警弟兄,也还了一个敬礼。

    人啊,地位不一样,差别简直是太大了。张青云想起自己第一次进省政府大院时,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自己现在想起来,还感到滑稽。

    那时候张青云刚刚分配到党校不久,在政治教研室打杂,一次主任让他出去办事,办完后,他看还有点时间,就想进省政府看看,反正他办事的地点离省政府不远。他主要是好奇,再说长这么大,他确实也没进过这么大的衙门,不知道里面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到了省政府的大院门口,看着岗亭里一脸威严、荷枪实弹的把门的武警战士,他又害怕了,踌躇了,来回转了两圈,才鼓起勇气,往里面走。

    他的举动早就被把门的武警觉察到了,看他走了过来,离大门还有一丈远的样子,岗亭上的那个武警非常严肃地伸手指向他,说:“站住!”把张青云登时吓了一大跳。

    随即从亭子里跑出两个武警,一左一右,把张青云夹在了中间。右边一个个子比张青云高了一头的武警做了个手势说:“你请这边来,登记!”然后不由分说,一左一右,扯着张青云的胳膊,把他“请”进了后面的传达室。

    到了传达室里,武警依然一脸严肃地审问他到省政府找谁。找谁?整个省政府张青云就认识两个人,一个就是范红堂范副秘书长,一个就是老乡王志远,他的家和张青云老家的村子离三里地。张青云一开始想说找范红堂,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下去了,因为他好面子。

    半年多以前,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自己的爹爹曾经找过范红堂,人家理都没理他这茬儿,自己到现在心里还有气,陡然见了面,也没有什么话好讲。人家是高高在上的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你是党校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地位太悬殊。再说了,这次本来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因为自己多事,想到省政府里看看,连门都进不去,说出去那多丢脸啊!

    但不说出具体的事情,看样子这两个武警是不会放自己走的,张青云无奈,只好说自己是王志远的亲戚,找他有事。武警问了王志远的单位,张青云告诉他们,是办公厅财务处。

    电话很快就打通了,王志远接的。武警告诉王志远,说门口有一个叫张青云的,说是你老乡,在东州市委党校上班,让他进去还是不让进去。

    王志远比张青云大两岁,在小学、初中、高中两个人都认识,张青云学习一向很好,是出了名的好学生,王志远印象很深的,听说是张青云来找,王志远忙说:“是是,快让他进来,他是我邻近村子的。”武警得了这句话,脸上的表情立即缓和了,让张青云登记了一下,就放了进去。

    张青云紧张得脸上都冒了汗,他怕王志远笑话他,掏出手绢擦干净了,才往里面走。他边走边看着,路边的花草树木都是精心栽培的,树木高大,阴森森的,衬托出庄重和威严。停车场上停满了上百辆各种各样的轿车,最多的是奥迪和进口的皇冠,明晃晃一片;最神气的是里面走出来的人,男的女的,不管长的好看还是不好看的,一律的挺胸抬头,气宇轩昂,比大街上的老百姓有气质得多,张青云看了都眼馋、羡慕。

    到了王志远的办公室,敲了一下门,王志远看了他一眼,立即站了起来,显示出一副很亲热的样子,又是倒水,又是递烟。

    张青云摆了摆手,说:“谢谢,我还是没学会吸烟。”

    王志远说:“好习惯,好习惯!我这是没办法,从小受我爸爸影响,改不掉了。”

    王志远的爸爸这几年生意做得不错,在省城里接了个大工程,老家的人都传说,他现在最少也是个千万富翁了。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聊天,张青云看他的办公室,就两个人,房间一分为二,中间有一个小门,和银行里的设施差不多。来办事的人就站在外面的挡板外,还有一对沙发,可以坐下来休息。有空调,送着呼呼的冷气。那个时候,空调是特别金贵的东西,没有一定级别的人,是没有资格用空调的。张青云知道,在党校,只有几个校领导和会议室里安了空调,想不到这省政府这么牛,连一个小小的副主任科员,都有空调用。

    王志远为人还真是不错,张青云看看聊了半小时了,怕打扰他工作,就说:“我走了,有空再来看老兄。”

    王志远一听就急了,说:“咋了兄弟,看不起我是不是?现在都十一点半了,再呆半小时,下班了我们找个地方,我请你吃顿饭。放心吧,我没事,有人来报账,你坐着就是了。给他办完,我们接着聊。”

    下班后,王志远把他带到附近的一家羊肉面馆,要了四个菜,两瓶啤酒,两大碗面,吃了一顿。张青云看他这么给自己面子,就喝了一瓶,结果喝高了,脸红红的。没办法,王志远又给他喊了一辆出租车,大约估计一下从省政府到东州市委党校用不了十五块钱,王志远又掏出十五块钱,交给司机说:“把我兄弟送到党校啊,谢了,不用找钱了。”说着摆手让司机开车。张青云说我有钱,不叫司机要。

    王志远说:“你来找我,就是看得起我,和我在一起,不用你掏钱,有空我去找你玩啊,走吧!”

    和王志远在学校上学时,张青云不觉得他怎样,学习成绩一般,但通过这一次打交道,张青云觉得,他是一个够哥们儿的人,值得交往,于是两个人的友谊维持了下来。

    车子穿过林阴大道,看着一排排的树木擦肩而过,张青云顿时想起自己刚大学毕业时的梦想,那时候做梦都盼望能够进到这个大院子来,哪怕是做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也好。

    但遗憾的是,命运那时候根本就不给自己任何机会,也没有任何自己会发达的迹象。生活的平淡无味让张青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再怎么混也难以出人头地。

    每次骑自行车经过省政府的大门口,他都半是怨恨半是羡慕地狠狠地看一眼,怨恨范红堂不是东西,势利眼,不给自己帮忙;羡慕王志远比自己命运好,有一个有钱的爸爸。钱能通神,现代社会仍然如此,张青云相信,如果当初自己的老爸能够拿出哪怕是三万块钱交给范红堂,他的事情就办成了。但可惜,自己的老爸一没有机会贪污,工资又低,妈妈又是个农民,照顾两个儿子上学已经非常不易,三万块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

    寒来暑往,十个春秋过去了,自己心里虽然还有雄心壮志,但棱角一天天也快磨平了,进省政府当官,对张青云来讲,似乎成了今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绝对没想到,十三年后,自己仍然有机会进入这个大院,况且是以省长秘书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让人感慨万千!让人心里感到提气,但同时,他也在心里感谢上苍对自己不薄,感谢这迟来的上帝的垂青,更感叹命运的不可捉摸。

    车子离省长办公楼还有几十米,张青云就看见,一大帮人已经站在楼下,等着迎接王天成了。

    省长办公楼是个四层的单体楼房,位于整个大院的核心地带,前面是个小型的广场,平时作为停车场用。从外面看,没有什么稀奇的,和周围普通的楼房一样,但进到里面,就知道她的设施一点也不比豪华的四星级酒店逊色。门口铺着红地毯,武警荷枪实弹,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来人。张青云在东州市委做秘书时,有一次到省长楼办事,进去看过一次,那气派,比东州市委的办公楼高级多了。

    看看快到跟前了,小韩放慢车速,稳稳地把车停在了大门口。车子刚停稳,张青云还没有来得及下车为王天成开门,省长办的秦主任已经殷勤地为王天成打开车门了。王天成当过常务副省长,对秦主任也熟悉,就冲他点点头。

    秦主任也非常识趣,连忙退到一边,给为首迎接王天成的常务副省长林正义让出地方。林正义个子比王天成高一点点,戴副眼镜,皮肤白皙,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他和王天成亲热地握着手,王天成走过去,依次和几个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握了手,然后就一起向二楼的大会议室走去。

    张青云掂着包跟在后面,林正义和几个副省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也非常热情地和他握了握手,脸上一律带着灿烂的笑容,让张青云感到心里非常受用。

    这些人在省里面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清河省的新闻多了,张青云对他们的脸已经非常熟悉,看他们座位前面的牌牌,张青云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这些人在电视镜头里都是一脸严肃,有的长相是难看些,给人的印象甚至是有点凶恶,很霸道的样子。可能是官当得久了,横惯了,气质也就定型了。

    当官要讲面相,特别是在清河省,民风强悍,书生相的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虎气不足,不够强悍,给人一种不能够独当一面的感觉。

    张青云就因为自己的书生相屡屡被别人嘲笑。有一次在老家县城里,和表哥、表弟吹牛,那时候张青云当教师已经五六年了,回到老家,看到县城还是那个破败的样子,看县城里的新闻,发现新换的县委书记长相实在是难看,一脸横肉,讲话的神态像是吹气球,腮帮子鼓得老高,仿佛让他简简单单地讲几句话,非要把吃奶的劲也要使出来。

    看他讲话实在费劲,张青云就憋不住,狂开了,说:“你看他那个笨样子,哪个王八蛋瞎了眼,把这样的人放到这样重要的岗位上!他这人一看,就是酒肉穿肠过的货色,做个地头蛇、暴发户、黑社会的小头目还合适,让他领导堂堂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率领老百姓奔小康,简直是要他的命。他有那个智商吗?”

    表哥是个老实人,上学时就看不惯张青云的狂,但没办法,学习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张青云,只好让他继续狂下去。但大学毕业后,就不一样了,表哥因为找了个有钱的老岳父,老岳父给了他几十万块钱做生意,表哥运气好,投到股市上,很快就翻了几倍。等股市低迷的时候,他手上的股票全部出手变现了,就有了上百万的资金,在县城里投资买了商铺出租,成了小老板,每个月不用上班,光找人喝酒打牌,挣的钱也比张青云上班多得多。

    而张青云呢,本来大家以为他大学毕业后会很快飞黄腾达,但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是小教师一个,混得不好就不好吧,你别狂也好啊,他不,该说大话的时候照样说,丝毫不顾忌别人对他的看法。

    表哥忍不住,就打击他说:“光听你吹牛,也没见你干出什么事!就你这个书生样,在我们县,就是给你个县委书记干,你也干不下去。现在的官不是好干的,得黑道白道都通,正的邪的都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最好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不然在我们县绝对混不下去。”

    张青云不服气,问为什么。

    表哥说:“你别看我们这个小县城,关系复杂得很!谁和谁是亲戚,谁是谁的人,谁家在外面有大官,谁家有几个赖兄弟,不怕死,敢拼命,甚至谁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都不是什么秘密。你要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你就等着瞧好吧,弄不好就下不了台,丢人打家伙!”

    张青云看了表哥一眼说:“那么复杂啊,我还真是不知道。”

    表哥说:“你不知道的多着呢!你啊,就是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看你那几本破书,结果财也没发上,官也没当上,我看你就是个教书的命,这个工作倒挺适合你!给你明说吧,现在的官光有正气、儒雅气,就像你这样,根本做不下去。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个书生,什么也不懂,不欺负你就算不错了。要想干下去,你得有点霸气,往坏里说,你得有点流氓气,不怒而威,让人见了你就害怕,你想干什么事情,就没有人敢作对了。至于拆谁的房子,关谁的禁闭,你只要发一句话,手下自然有人给你干,有了权力,能够给人发乌纱帽,想为你跑腿卖命的人多着呢!这样你的政绩不就出来了吗,官不就升上去了吗?你看那些大官,谁不是从做小官开始啊?小官做好了,才有希望做大官。”

    张青云想想,表哥说的实在有一定道理,要是他的这个理论是成立的话,那么许多身居高位的人一脸凶相,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各级官吏对老百姓的一贯看法。他们嘴里虽然口口声声说是爱民如子,但骨子里,他们是把老百姓作为自己压榨的对象,奴役的对象,从来就没有给予百姓人的待遇。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时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深刻!太深刻了!鲁迅把中国的问题简直是看到骨子里了。

    刁民,既然老百姓被认定为刁民,那怎么对付他们就丝毫也不过分了。他们要是老实听话,安心做一头猪,我们就好好养着它,虽然还是免不了被杀头的命运,但至少可以让它苟延残喘。如果他不听话,那对不起了,从肉体和精神上彻底消灭掉,是各级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天下天平、江山永固,只好这样做。

    古代的地方官叫“州牧”张青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点意思,至少还比较坦率,不糊弄老百姓,明明白白告诉了老百姓,你们是一大群的猪和羊,本郡守是朝廷任命来看护你们的,你们不听话,扒你们的皮,吃你们的肉,怪不得我。

    但采取这样的方法,天下太平了吗?没有,历史学家算过,中国历史真正太平的年份只占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时间是战争,是天灾和人祸。每一次大的改朝换代,都带来的是人口的大灭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这种结果的真实写照。

    管理老百姓要靠人治,要靠耍手腕,靠阴谋诡计,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离真正的公民社会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要走。

    真正的现代国家是官怕民而不是民怕官,当官的见了老百姓要低三下四,要和蔼可亲,而不是一个个像凶神恶煞似的,让老百姓见了就腿软。到了那个时候,公民有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可以对当官的指手画脚,即使是无中生有批评错了也没关系,谁让你当这个官了,你就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指责,没这个胸怀、气量,趁早滚蛋。只有这样,历史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实现长治久安。

    上楼也是分次序的,大官走在前面,小官走在后面,在这一群人中间,张青云估计了一下,就数自己官最小了,还是个副处级。就这,还是王天成照顾他,突击提拔了他一下。要按程序,他进市委最多只能定一个副科级,以张青云三十三岁的年纪,官显然是太小了,人家把门的有的都是副科级了。

    王天成就给顾主任特别交代了一下,直接给他定了个正科。干了两年,市委政策研究室正好有个副主任的位子空了出来,王天成就提拔他做了副主任,挂个名,实际上还是做王天成的秘书。

    副处级就副处级吧,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他已经混到了别人一辈子也混不到的高度,有些人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已经开始眼红他了。再说了,在市级机关,这大小也算个官了,但到了省政府,衙门大了,官的级别也升了,像秦主任,他是出来迎接王天成中官最小的,也是正处级,所以张青云觉得,到了这里,自己还要从头开始,继续谦虚,不这样熬不出头。

    虽然几个副秘书长热情地请张青云先走,他还是非常有眼色,停住自己的步子,让他们先上。到最后只剩下秦主任和他自己了,两人谁也不肯先上,只好一起上了楼梯。

    官场就这样,有些潜规则虽然谁都知道没有任何意义,但你还是不能免俗,该注意的细节就要注意,该按规矩做的还是要照办。你粗心大意,就会给别人留下大大咧咧的印象,到你该提拔、晋级的时候,这些小问题就会起作用,就会有人说闲话,甚至该投票的时候根本就不投你的票,你就是再有能力也不行。如果得票太低,连为你说话的领导都会感到没面子,感到你水平不行,最起码群众基础不好,你的提拔说不定就会泡汤。别看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什么时候变成大事情,你还真不知道。

    张青云觉得,如今的官场,真他妈的难混,让你左右不是人。你要是全注意了,把心思全放在专门研究这些事情上,你就没有多少精力干正经的该干的事情了;但你要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你等着吧,早晚非碰个头破血流不可。闷着头干活,不注意和大多数人搞好人际关系,别人就会说你是傻子。你要能说会做,还要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真他妈的让人不当人,累,真累!

    这样要求每一个人,是把人当成完人看,标准过于苛刻,几乎没几个人能够达到这个档次,真正有骨气、有才华的人,在这种气氛下呆久了,慢慢就会把自己的志气、才气消磨掉,变成庸人。这种气氛还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格分裂的人,虚伪的人,最合格优秀的奴才和高高在上的主子。

    熟读史书的张青云觉得,自己自从进了官场之后,神经也开始麻木了,思维一天天僵化起来,脑子里的火花一天天少起来,可能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已经被同化了,快适应这个环境了,也快变成一个合格的奴才了,再耐心熬上一段时间,自己也会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主子的。

    先当个好的优秀的奴才,才有资格当主子,不经过这一步,谁也不能一步登天,组织部规定的“大三小二”就是个死卡,不能越级提拔干部,没有在下一个职位任满一定的年限,谁也不能升职,再有本事,你也要熬着。

    年龄、学历、阅历、职称、民族、性别、群众基础、领导赏识,不管哪一个坎,你都不能马虎,要全部过了你才有资格,真麻烦!张青云有时候觉得,那些古代或者战争年代的杰出人物如果是生活在现在,他们或许都出不来,成为非常可笑的人物。

    像西汉的名相陈平就会因为自己名声不好,而一辈子做个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混迹在社会下层;唐朝的名臣马周也就永远是个穷书生,给武夫做个文案换点养家的薪水;民族英雄岳飞三十九岁的时候,最多也就混个团级干部,他根本没资格带那么多的军队,所以他也根本影响不了历史,自己的小命安全得很;把小日本打得怕、国民党打得逃的林彪元帅二十多岁就不可能当上军团长,最多也就是个连长,就那他还得和营长搞好关系。

    这些历史上曾经独领风骚、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如果生活在现在,让他们一级一级地在官场上爬,接受群众的评议,做个弹簧脖子螺旋腰、头上插个试风标的人物,一天到晚要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先立足于做个好奴才,然后再当上合格的主子,张青云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滑稽。

    这是一个要求平庸的时代,社会接纳的是循规蹈矩的人,不喜欢打破常规的叛逆者,谁生活在这个时代都不能免俗,都要遵守社会通行的游戏规则。一个这样的时代是产生不了真正的英雄的,它只产生娱乐明星,让人们麻醉自己,一天天混日子,直到走进坟墓。

    走进二楼的大会议室,张青云扫视了一下会场,发现里面已经齐刷刷地坐满了人,王天成和几个副省长、秘书长已经在主席台上就坐。

    张青云走过去,把公文包放到王天成的脚下,把保温杯放到他前面的桌子上,然后从容地走下主席台,他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在盯着自己看。

    从今天的装扮看,张青云觉得,自己这个形象还是对得起观众的,至少和省政府办公厅的那帮处长、副处长们相比,自己不输于他们。走下主席台,他想到后面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坐着,但向后看了一眼,就看到后面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这时候秦主任向他招手,张青云只好走过去,坐在秦主任身边的座位上,这是第一排。

    开会张青云一向最讨厌坐第一排了,不方便,要做出十分谦虚认真的样子,领导讲话,你要全神贯注地听;听到重要的地方,你为了表示对领导的尊重,还要掏出本子,装模作样地在本子上记记;领导看你,和你的眼睛有了交流,你要露出激动或者崇拜的眼神,和领导进行互动。

    虽然明知道领导讲的话也是瞎扯淡,是老生常谈,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大话,但你就是要认真地听下去,还要装出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有思想、有见解、如此精辟、如此生动的鸿篇大论的样子。

    你的脸上要随时堆出灿烂的笑容,两只手要随时准备为了领导的精彩讲话而鼓掌,你的表情、动作,要发自肺腑,要以假乱真,让领导心里非常受用,得到真正的满足。这样你就给领导留下了个好印象,认为你是一个可造就的人才,有机会了,他才会首先想到你,你小子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

    你要是耍小聪明,装得不像,眼神里流露出不屑或者敌视的信息,让明察秋毫的领导发现了,你小子就惨了。提拔升职没希望是小事,给你小鞋穿问题也不算太大,最严重的后果是,哪一天有了充分的借口和机会,你小子就会被领导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明不白地给洗牌掉,排挤出你原来舒服的位子,哪里差就把你安排到哪里去,你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再不识趣,你的饭碗就可能被砸掉了,你说危险不危险。

    所以在官场混,连星星点点的小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再小的河沟都可能翻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每个在官场混的小人物的真实心态。

    会议由常务副省长林正义主持,他讲了几句开场白,然后请王天成做指示。王天成也没有看稿子,这样规模的会议,他随便就对付了。

    他主要讲了几点,要求办公厅的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为全省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局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为领导服务。这几条“服务”张青云知道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用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都是合适的。张青云判断,办公厅这些人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每换一任领导,就强调一次,反正都是那些东西,谁说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三条,前面两条都是虚的,只有这第三条“为领导服务”是最实在最关键的。办公厅是干什么的?就是为省政府主要领导服务的,为省长副省长服好务,就是为全省人民服务,就是为全局服务,这不矛盾。

    会议进行了二十分钟,很快就结束了。张青云听到林正义宣布会议结束后,就站了起来,去帮王天成收拾桌面上的东西。提上皮包,端着茶杯,站在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和几个副秘书长后面,等他们先走。这时候张青云看到老乡王志远从人群中挤过来,张青云一只手拿着王天成的公文包,一只手端着保温杯,肩上还背着自己的公文包,没办法握手,只好笑着点点头。

    各位领导鱼贯而出后,张青云忙跟上去,和王志远说了一句“有空再聊啊”就紧跟着秦主任,向王省长办公室走去。

    省长的办公室在三楼,还是前任省长李大化用过的那个,只不过重新装修了一下,桌椅、沙发、茶几、窗帘,都是新换的。地板也是新铺装的实木地板,整个办公室共占用五间房子的地方,最里面一间是休息室;中间三间是打通的,是王天成的办公室;最外面一间是秘书办公的地方。张青云看到,秘书的办公桌上电脑也是新换的,牌子货。

    做领导的,都比较讲究,一般前任领导用过的东西,后任领导就不会再用了,怕有什么忌讳。张青云在党校时就知道,那些校长新上任的时候,前任校长的办公室都不用,另找几间会议室,改造装修一下,自己用。

    李大化做了十年的省长,他的办公室,各种东西的年限也到了,换了也不过分。张青云看到王天成转了一圈,和各位副省长谈笑风生,对办公室的摆设和布局还算比较满意。

    张青云把王天成的包放好,茶杯冲上开水,看看王天成和林正义已经坐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知道两位领导要进行一对一的私密谈话,就拿出纸杯,放上茶叶,冲上开水,恭敬地端到林正义面前轻轻放下。林正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算是表示了对张青云的感谢。张青云觉得,林正义不错,知道体恤下属,是个细心聪明的领导。把王天成的茶杯放好后,张青云才发现,其他的几个副省长都退出去了,各人回了各人的办公室。副秘书长们也都走了,外间的秘书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个人,省政府秘书长袁保山和省长办主任秦远哲。

    张青云轻轻掩上门,退出了王天成的办公室,到了外面,脸上堆起了笑,跟袁秘书长和秦主任打招呼。袁保山五十七八岁的样子,头发几乎全没了,剩下的不多几根,也白了一半,像个小老头,在电视上看新闻,经常可以看到他。他跟着李大化,做秘书长六七年了,是李大化最忠实的部下之一。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清河省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五六位省长,最短的只干了两年,而李大化是干得最长的一位省长,也是被外界公认的对清河省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位省长。

    在他的两届任期内,清河省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dp已经突破九千亿元大关,在全国的名次也进入了前十位,一举成为中部的经济大省,外界纷纷评价,清河省现在是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凭他的政绩,他本来是有机会做省委书记的,特别是郭云石之前的那任省委书记不做之后,外界纷纷传言,他这个省长会接任省委书记的位子。再做个三五年,等到了年限,凭他的能力和威望,说不定会再升一级,进入全国人大或者政协,做个副委员长或者副主席之类的,成为国家领导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这节骨眼上,清河政坛上爆发了一系列的腐败大案,首先是交通厅长谢大进携款潜逃美国,听说带走了两个亿;其次是水利厅长刘贯通挪用六千万公款到澳门赌博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这些都成了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