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结果?不过就是以此牵制左将军。
换句话来说,朝鲜这招也叫借力打力。只要荀彘和杨仆都不敢动一天,他们就能多活一天。拖一天算一天。这应该是他们最坏的打算。
既然都看出对手的招来了,那就拆吧。于是,刘彻又派出一个使者。此个使者,名唤公孙遂,时为济南郡太守。刘彻只给公孙遂说了一句话,就打发他上路了。
刘彻的原话就是:有便宜得以从事。这话的意思大约就是,遇上啥事,灵活点就是了。
灵活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灵活法?刘彻没说,公孙遂也没问。没想到,公孙遂栽就栽在这句身上了。
公孙遂来到朝鲜,首先见到了左将军荀彘。左将军先是一翻哭诉,接是一翻痛骂。哭诉的是,自己很无奈;痛骂的是,杨仆不但不配合攻城,看样子有吃里扒外的嫌疑。
公孙遂听得点点头,问荀彘,既然情况都这样了,依你看,有什么好解决的办法吗?
荀彘说道:很好办。先拿下杨仆,并合两军,一起攻城,肯定行的。
公孙遂一听,十分赞同荀彘的想法。接下来,就是怎么搞定杨仆。很快的,他们就想出一招。这招这就是,公孙遂手中的节。一节在手,谁人不敢不听。于是,公孙遂持节召杨仆,让他到荀彘这里来开会。
果其然,杨仆来了。没想到,他刚到荀彘帐中,就被绑下。然后,公孙遂令荀彘并杨仆军,由他率领,准备攻城。
公孙遂这一计,他自诩处理得很满意,荀彘也很满意。但是,至少有两个人不满意。一个是杨仆,另外一个则是大汉天子刘彻。
他们为什么不满意?很简单。公孙遂只问了左将军的意见,就做了主张。请问,他有问过杨仆吗?重要的不是结果,关键是,你过程处理就不恰当。地球人都知道,光听一面之辞会害死人啊。
于是,公孙遂办完事后,还报刘彻。和上次对付卫山一样,刘彻啥都没说,直接派人拉公孙遂出去砍了。
叫你灵活办事,没叫你急着办事。去死吧。我想,这应该是刘彻最想骂公孙遂的一句话。
砍了公孙遂,还有荀彘。荀彘犯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是他和卫山联合,才将本来好好的事情办砸的。刘彻倒要看看,荀彘怎么个收场。
此时,将杨仆的海军并到手的荀彘,仿佛吃了兴奋剂,立即向朝鲜发起急攻。汉军全力以赴,城中的朝鲜军就顶不住了。就在这时,戏剧的一幕出现了。
首先是,朝鲜内部发生内哄。他们一致认为,杨仆都被拿下了,离间计不顶用了。而汉军攻城猛烈,肯定顶不住。既然迟早是降,不如早降。于是,几个投降派的头目,立即开城跑路。其中有一个跑过太猛,竟然死在了路上。
搞定了一拨,还有一拨。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传来,朝鲜王卫右渠已被其将砍头,正派人送人头过来请降。出人意料的是,不久卫右渠的人头送来了,可是王险城还没有拿下。
王险城没有攻破,是一个投降派半路突然想不通,又跑回去守城。玩笑开大了。荀彘马上派人去劝降。不久,派出去的人回报说,守城的被搞定了。王险城也拿下了。
荀彘长长嘘了一口气。
荀彘的事情办完了,可刘彻的事情还没完。刘彻先征召荀彘和杨仆回国,没有废话。当即宣布:
左将军荀彘,斩首弃市。理由是,坐争功相嫉,使阴谋,使将将不合。
楼船将军杨仆,当诛。理由是,没有等侯左将军配合作战,擅自发兵,亡卒极多。
宣布完毕,砍头。结果,荀彘死了,杨仆没死。没死自然有没死的理由,杨仆交钱纳命,被赎为庶人。
到此,征伐朝鲜战役结束。朝鲜之地被划为四郡管辖,分别如下:真番;临屯;乐浪,玄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