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预热了两个星期,此次拍卖只针对海外客户,无论是海外的是官方还是私人,都可以拥有机会前来参加此次拍卖会,当然参加拍卖会同时也要对参加者进行资产验证,只有足够资格的人才可以参加拍卖会,设置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筛选有钱和没钱人,当然还设立了其他产品的拍卖,珍贵的宝物,先进的工具,锋利的宝刀什么的都有。
拍卖会的选址被设置在了普利安哥,这个选择让全国各地人民都感到意外,大家都对这个选择表示不解,比普利安哥适合的多了去了,连首都维贾亚都没有资格了?最意外的应该是普利安哥人,普利安哥80%的人口都是高棉人,剩余的20%以占婆人为主,有多个民族的人居住于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棉人认可了占婆的统治,他们觉得自己在做梦。
直到第二天普利安哥各地张贴标语,政府大量招聘工人,准备修建拍卖会的会场以及大使馆,用来接待各国的客人。
其实确认普利安哥为拍卖会场地,制蓬峩也是力排众议的,众官员认为大使馆,拍卖会应当建设在都城维贾亚,制蓬峩也仔细解释了,湄公河流经许多国家,最下游就是普利安哥,其上游有高棉、澜沧、元梁、吐蕃,几国可以直接通过河流直接到达普利安哥,满者伯夷、阿育他亚等国离普利安哥不远,交通便利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制蓬峩是想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普利安哥,帮助普利安哥发展,虽说国库里有钱,国内企业数量终究有限,科研是个无底洞,不知道国库那点钱砸上面够不够用呢,当然制蓬峩并没有将这个理由说出来。
单单只有一个交通便利的理由,自然不能服众,官员一直都在说服制蓬峩改变想法,制蓬峩自然保持己见,力排众议,最终将这件事确立了下来。
至正二十三年五月三十日,占元双方进行了交接仪式,元使者共计领回元军一万六千人,有许多汉人都选择了回国,制蓬峩自然尊重他们的选择,将他们交接给元使者,让他们随大部队一起回归元廷,其余的汉人都已经居住在了普利安哥,由占婆商人负责寻找他们各自的家人并负责将他们带回普利安哥。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三日,朱元璋攻破了苏州城,张士诚收拾剩余的士兵守万寿寺东街,和朱元璋交战,以张士诚现在的战力,完全是负隅顽抗,于是自然局势不利,张士诚仓惶逃跑,躲到苏州府,既然苏州城破了,想必朱元璋也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他便准备自缢。
“殿下这是为何?”部将将张士诚救了下来。
张士诚一言不发。
自从苏州城被攻破,许多他的部将都投降了朱元璋,邓愈派遣他曾经的下属对他轮番劝诫,张士诚也是闭目不答一语。
当初张士诚守城数月,拒不投降,还亲率精兵偷袭,朱元璋攻破苏州后,气愤难当,就想屠城,辛亏被部下劝止。其实让朱元璋最气愤的不是张士诚负隅顽抗。攻城守城不是单单双方军队冲突,而是军队与全民的战斗。也就是说朱元璋并不气愤攻坚之难,而是气愤苏州城民众对张士诚忠诚的拥戴,苏州城上下万众一心,抵抗朱元璋的进攻,这股凝聚力属实让朱元璋有点害怕。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五日,张士诚被朱元璋捉住,从葑门被押上船,现在朱元璋派人将张士诚押送回应天府,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斩草除根,张士诚两个儿子散匿民间,下落不明,若是以后两子作乱,得到苏州城的支持,那恐怕不堪设想,于是朱元璋便在城内四处搜寻张士诚的儿子。
百姓拒不配合朱元璋的搜查,大大延长了搜查时间,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但是他也无可奈何,毕竟真的不能屠城吧,搜寻了七天七夜,将苏州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两子,朱元璋无可奈何,恐怕这两人已经逃出苏州城了,于是朱元璋在全国发布通缉令,悬赏朱元璋的两个儿子。
朱元璋将苏州的官员上到知府下到捕头全部换了个底朝天,并且苏州划入应天府的管理范围,在苏州设置知府。此次战争朱元璋算是大获全胜,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义军中最强大的势力,占据着苏杭扬三个大经济重地,太湖流域也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粮草。
朱元璋稍加修整,便将军队驻守在西部和南部,方国珍这人一直没有展现争权争霸的态度,而且还和朱元璋交好,目前也不足为虑,不如等实力再强大一点,用外交手段直接将其融入吴国。
朱元璋的船队一直在黄河流域航行,为的就是阻止元军渡河收复失地,现在徐州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北元手里,朱元璋自然想着把徐州以及附近的地区也收复,想必山东会非常欢迎朱元璋,原本在山东的各地方义军基本都被元军消灭了,但是山东多豪杰,一直在进行内部的农民运动,想将山东的掌控权重新拿回手里。
陈友定自从担任福建、江西行省最高长官以来一直对江西有觊觎,江西一部分目前属于朱元璋,另一部分属于陈友谅,朱元璋的话自然暂时没有什么胆子,那就只有陈友谅了。对于陈友谅,他可没什么好感,自然陈友谅就成为了他的目标,刚好北元最近拉拢何真,他准备和何真一起对抗陈汉,只要他们能吸引陈汉的主力,元军就可以从北南下进攻,相反,他们就可以进攻元军。
不过何真自然没兴趣和陈汉对抗,他们只要躺平就好了,真的不希望干涉太多的战争,于是何真便以准备一统广州,擒获邵宗愚的理由,拒绝加入了战争。
陈友定无可奈何,他的官职和何真相差无几,自然没有权力管何真加不加入战争,于是准备派遣信使,让元廷施压,迫使何真加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