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沸腾或兴奋。
“不行,不能这样了,我必须主动出击!”中文系77级学生杨书烈颇有些后悔。杨书烈是中文系“海涛文学社”的社长,喜爱文学,也颇有功底,偶尔也能在报刊上发一些作品。事实上在安岭进入师大之前,杨书烈便是师大公认的才子。
在中文系79级入校之后,杨书烈也托人甚至“亲自”到79级发展文学社成员。这也就有了刘平向安岭讲述杨书烈之事。
杨书烈这人,安岭在记忆里不深。更重要的是,哪怕记忆很深,安岭也不会去凑合什么,他有自己的事做,他觉得自己的事,远比杨书烈的文学社更重要。
所以在“海涛文学社”这事儿上,安岭最初给了一篇散文,人自然是没去的。只是,安岭给的散文,竟然没有“海涛文学社”的社刊上登出来,这个,就有点笑人了。后来,杨书烈回忆起这件事,发现不知何种原因,他和几个负责人竟然把安岭的稿子给搞掉了。
也因为如此,直到安岭成为全国顶级偶像之前,杨书烈竟然还没正面见过安岭。不得不说杨书烈这个文学社社长当得颇为失职。
也因为如此,参加文学社的很多社员,都退出了文学社,原本有会员百余人,现在只余下三十余人,如果他再不有所行动的话,“海涛文学社”极可能会在他的手里解散。
要知道,学生社团也不是说搞就搞,如不搞就不搞的。这个文学社,是中文系和校团委包括学生会在内出台了相关文件的。虽然杨书烈把这个社团给搞垮了,学校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但一纸“工能能力差,不负责任”的档案评语是绝对少不了的。这样的评语,哪怕在梦境后期,也是极为要命的。
杨书烈能有什么行动呢?他决定把海涛文学社交到安岭的手上。只要安岭愿意来参加活动,他哪怕当一个会员也行。
心中淡淡后悔的,还有余纤纤。这个天西师大表面上的高冷女人。说她表现上高冷,是指她对于像安岭这样的普通学生,真正对于富家子弟,对于教师中的官员,那绝对是春风拂面的。
余纤纤后悔的,是错失了“巴结”安岭的机会。在她看来,如果当初对安岭态度好一点儿,两人至少可以成为朋友了,那么,现在岂不是可以借安岭的势了!如果能借上安岭的势与力,其人生绝对可以上升两个台阶的。
天西大学中文系的陈若曦与王茜,因为安岭报道的出现,也顿时成了大学里的红人,最初,两人把照片洗出来后,只是宿舍内的人知道她们去看了天西师大中文系一个叫安岭的同年级学生,然后慢慢在女生中,在同班的男生中传播。
毕竟,安岭是有名的少年作家,这是所有大学生都公认的。
有人或许会怀疑1980年代的大学生会如此单纯,对一个少年作家会如此疯狂。那是因为他没经历过那个年代。
1980年代,是一个没有任何娱乐的年代,报纸只有官报,杂志就是文学类杂志,而且大多是在1979年及以后才创刊的。
这个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