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自然明白,自己要在这场风波中扛下去,自己这个皇帝学生只管重要!
"臣有事奏报!"翁同龢年纪不小了,这做帝师的嗓门也是不小,一嗓子出来,这朝堂上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准!"光绪看到自己老师开口反击了,立刻开口声援,而他的态度很自然影响到了朝堂上的风向标,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未来帝王,太后虽然权倾朝野,但是皇帝还年轻,太后毕竟老了,这日后...还得跟着这位皇上混呢!
"皇上、太后,老臣在吏部为官十年,事事循规蹈矩,不敢稍有僭越..."翁同龢到底是准备了一天的辩词,以他的老奸巨猾岂会不知道这次对方可是冲着自己死穴而来,不管自己如何辩解,对方都会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攻击。
而宫里那位的手段,自己岂会不知道,别说自己这种小小的汉官,就是满清权贵死在这位手里的,至少都有十几位之多,而且死的都是位极人臣的大人物,自己这小小的吏部尚书,在那些个亲王、贝勒眼里,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在准备这次的辩词中,他早就考虑清楚了,期望宫里面能放手,这一次看起来绝无可能,而要他在现在的位置上甩手而去,这也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他自然明白,在这皇权的较量上,绝无侥幸可言。
翁同龢侃侃而谈,将监察御史鄂度所陈的事项逐一驳斥,到底是帝师的口才,三言两语之后就已经把吏部所作所为与大清体制扯上了关系,这吏部收敬仪,转而为官员们发福利,官员们拿了福利,才能更尽心尽责替皇上办事。
于是鄂度两次想奏报,不过他那级别相比起翁同龢来说差的太远,加上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一心要维护他老师的权威,直接不准他插话,这让朝堂上的态势几乎是一下子逆转了,当然,后党那边也并非毫无反击的能力,礼亲王世铎显然是个重要的人物。
而出人意料的是,刚才也开口指摘吏部的礼亲王世铎竟然选择了沉默...翁同龢侃侃而谈,龙椅上的光绪皇帝显然也感到颇为愉快,正当他想着是不是要说上两句的时候,身后的帘子里却传来一声冷冷的哼声,这让他顿时条件反射似地浑身一哆嗦!
当天的朝议上,翁同龢和清流干将们显然是小胜一场,但是朝议后的,按照规矩,光绪将驳回鄂度折子的批示签署后,却被慈禧叫到慈宁宫一通臭骂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御书房,前番拟好的诏书被太后直接的撕掉了,不得已,只得按照慈禧的意思重新拟定了处置的意见。
而根据慈禧的意思,小皇帝迫于无奈同意了对吏部事务进行彻查,而慈禧对于彻查此事的人选更是随性,硬要指派两名后党的铁杆进去,这一次,光绪帝到也知道轻重,硬扛着抬出了铁面御史王文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