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吴景选择的,一是死路,当然广义军队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二是配合朝廷裁撤了广义的军队,那样的话,他可以安心做他的武义将军,做个富家翁!
面对这样的局面,吴景完全没得选,很快广义的越南军队就进行了调防,由护国军控制了这前线要冲,而大批的广义士兵则被收缴武器后成为了第四支建设民团。等到了5月底,越北所有的军事力量都被基本肃清。
现在,整个越北已经完全掌握在护国军的控制下,而日常的治安则由巡捕局进行处置,在四个建设民团、近三万劳力的全力支持下,整个越北的基础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然,初期的建设是以
------------------
日本东京太政官邸,伊藤博文、西乡从道正在会见英国公使汤姆森,三人商议的首要话题自然不外乎日本国现在最缺乏的东西——钱。
"汤姆森公使,我国委托您在贵国发行1000万日元的债券,不知道是否得到了贵国的支持?我们还是希望由英格兰银行来进行销售,确保尽快获得这笔资金!"
汤姆森公使却是一副完全不着急的模样,对他而言,这个日本国越是在资金方面紧张,他这个公使对之的影响力就越能凸显,而且,就目前形势而言,远东的局面还是比较平稳的,所以,并不急于催促这笔债券的发行,大英帝国可不是日本的提款机。
一年前,日本政府已经在帝国的债券市场上发行了500万日元的债券,当然这些债券发行的前提是其中的8成必须用于对英国的采购,所以这一次的债券,在没有谈妥具体的用途钱,大英帝国是不会轻易同意的。
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英国现任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作为一名老资格的自由党魁首,不过这位首相最擅长的不是外交,却是发起对外的侵略,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位有着"人民的威廉"之称的首相大人,善于发起战争,却未必是个合格的战略家。
就在制定远东政策上,这一次他似乎又爆发了约翰牛的臭脾气,虽然清国军队在越南替大英帝国教训了一下一直来的竞争对手高卢鸡,但是这却直接威胁到大英帝国密谋的另一次侵略战争,这让这位首相大人十分不爽。
同为大清国藩属的缅甸贡榜王朝现在的情形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越南的翻版,0年前的英缅第二次战争中,英属东印度公司凭借着武力夺取了贡榜王朝下缅甸的大片土地,而贡榜王朝上一任国王敏东是个开明君主,试图挽回帝国的颓势。
在他执政的5年间,缅甸实现了部分的改革,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有了一些起色,不过,这个东南亚的小国,目前的军力也就是个破落的越南王朝水平。不过,这位敏东国王倒是个聪明人,在他的任上,强化了与清国的宗主国关系,这多少使得英国人不敢进一步展开上缅甸的攻势。
当时,而法国人在越北迅速击溃清军主力的消息一出,英国政府内部就有狂热份子跳了出来,提出立刻从下缅甸展开对上缅甸的攻势,早日将缅甸并入东印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新殖民地。
对于这个建议,格莱斯顿首相显然十分有兴趣,三年前刚刚玩了一把心跳,把阿富汗从俄国人嘴边给抢了过来,去年他有对埃及动手了,在这次炮击亚历山大的战役中,大名鼎鼎、缔造无畏舰神话的费舍尔爵士和他指挥的"英弗莱息白"号铁甲舰展示了凌越时代的威力。
这两次战争,将埃及、阿富汗圈入了日不落帝国的势力范围,很显然,对于上缅甸这块嘴边的肥肉,他实在无法主动放弃,而清国军队的弱点,在这场战争中表露无遗。
而在越北的地面战争中,经过对一系列的信息分析后,英国高层普遍认为,法国人在战争中的整体战略布局失败,被清军从中截断,造成了最后的失利,而对清国军队的整体评价,更是低下,越北的战事,清国的正规军战力低下,还不及当地土著编练的军队...
而在英国海军一路追随、清国对法国海军的作战中,对这次少有的大规模铁甲舰海上战争的细节,也算是了解不少,从这其中显露出来的清国南洋水师、北洋水师的战力十分可观,依靠前期的海上袭扰和后期的决战,一举击溃了看似强大的法国远东舰队。
不过,很显然,依靠清国目前的舰队,自然无法与日不落帝国的庞大舰队相提并论,而高卢鸡那三脚猫的海军建设,也在实践中被无情的批判了,但是,德国为清国定制的两艘大吨位铁甲舰很快就要加入清国的舰队,这显然不是个值得庆祝的消息。
而这个战争狂人格莱斯顿首相在简单的考虑之后,决定制定一个遏制计划,目的就是为清国继续制造海上的敌人,消耗这个国家可怜军费,这样的话,自己若是在上缅甸展开的攻势,清国势必无暇顾及,而这个扶持的对象,小小的岛国日本拥有这数项优先的特制,很快就被列入了名单。
所以,在日本提出寻求帮助后,他立刻同意了日本的债券发售计划,当然,这庞大的军备采购计划,也为帝国创造了非常好的产业收益,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汤姆森公使显然很明白两位日本国大臣的心情,欲擒故纵,这东方人的智慧他自然也有所了解,既然对方提出了增发公债,他更关心的日本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和这笔公债的支出方向,扶持一个对象,有利可图才是最基本的原则。
"伊藤大人,上一次在英国发售的日本债券,是以贵国的海关税作为抵押的,但是在后期的订单上,还有不少至今未能确定的内容,我国政府希望能尽快签订最终的协议!"
伊藤博文和西乡从道对望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