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年的悠悠岁月,大唐帝国已经迎来了它的辉煌时刻。
诗歌,犹如春天的繁花,在大唐的土地上竞相绽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们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加上受仙人广播的影响,各种歌曲大行其道,到处传唱,可以说连田边耕作的老农都能听出诗意来。
长安周边的百姓受到广播熏陶的时间较长,文化素质普遍都比较高。
听到这歌词,人们都沉浸其中。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有多少人在这歌声中泪流满面,想起了那些年轻时喜欢过的女孩,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想起了曾经的好友,因为生活的忙碌而渐行渐远。
在这歌声中,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疏远的一份情感,感慨万千。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听众中有人开始抽泣,大多是朝中的官员。
大唐这几十年来,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多少曾经的同僚、好友,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官场。
如今,站在朝中的官员们,回想起那些曾经的同窗、同僚,心中五味杂陈。因为政见不同,有些人被自己亲手赶出了朝廷,如今再次相见,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坦然面对?
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我们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心。那么多年以后再次相见,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坦然接受彼此的变化。
我还是当年初入官场的我吗?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不知多少人在感叹着时间的无情和流转,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只是在重复过去。
李隆基的眼角湿润了,泪珠滑落,他眼前的画面浮现出了王毛仲的身影。
那是他年少时的玩伴,陪伴他度过了无数欢乐时光。
那时,他还是临淄王,而王毛仲则是他的家奴,两人一同斗鸡走马,飞鹰逐兔,无忧无虑。
登基之后,李隆基给予了王毛仲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反目成仇。
李隆基亲自下诏将王毛仲贬到外地,却仍不放过他,最终派出使者将其缢杀。
如果当年没有给他高官,只是给他富贵,是不是今天的毛仲还保存着那张笑脸呢?
李隆基忍不住跟着唱出声来:“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听着这首歌,听众们各有各的感受,或怀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