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生的举动吓了众人一跳,庄师爷放下酒杯,不满道:“老汪,干什么一惊一诈的,凭地搅了大家好兴!”
就连刘源灝、潘铎和汤老爷子也纷纷放下酒杯,诧异的看着汪同生。
见自己的举动引得这么多大人物的瞩目,汪同生脸上一红,坐下来缓缓说道:“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河水清,千里平。’就是说,黄河一旦变清,便是凶兆,不出几日就会发洪,汾河比黄河还要浑浊,此时变清,岂不是。。。。。。”
众人见汪同生的表情悚然,显然不是开玩笑,心里齐齐都是一颤。
李元宏对汪同生最是新任不过的,一听这话,冷汗就冒出来了,转头对庄师爷说道:“你快乘船通知各县,务必在近日做好防洪准备,老汪,你跟我赶往临汾!”
陈恭紧跟着道:“庄老爷子一个人跑不过来,我负责通知汾西、洪桐!”
“好!”李元宏猛然站起,向众人一抱拳道:“请恕元宏不能久留了!”
刘源灝、潘铎和汤老爷子同时点了点头,各自暗道:他被诬陷险些丢掉性命,刚脱了牢狱之灾,换作他人早就撂挑子不管了,而他竟然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之念,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心志坚毅,果然是个可造之才!
~~~
陈恭和庄师爷当日赶往汾河下游,通知四县做好抗洪准备,李元宏带汪同生火速赶往临汾县,因为他隐隐有种预感——临汾会出事。
李元宏登船的时候,天上飘飘洒洒落起雨来,到了半夜,竟然轰隆隆雷电爆鸣,凉风习习中,暴雨倾盆而下,汾河眼看着慢慢涨了起来,本来船家害怕雨夜行船容易出事,但李元宏此时心急如焚,根本顾不上其他了,拿出十两银子交给船家,让他务必加快行船。
一路大雨滂沱,汾河早已没有了行船,偌大宽阔的河面上,只有这条孤舟,疾箭一般刺风破浪向下游驶去。
李元宏身穿油衣站在船头,眉头紧缩的望着岸边,他已经看到,两岸通常的洪水线已经隐约被埋没了,大雨如果再照这样下下去,各条支流的水量一聚合,用不了两天就会形成洪峰,到时候自己的堤坝能挡得住吗?
“汪兄,你说这雨还能下几日?”李元宏头也不回的问道,其实他也清楚汪同生又不是龙神雨婆,当然不知道雨再下多久了,但他此时就想听见汪同生说一句“下不了几日”的话来,这样他心里也能稍许安定一些。
此时的汪同生,正望着李元宏的背影发呆,心中默默想到:这个知县虽然年纪不大,但对自己的触动太多了,尤其是这次身陷牢狱,险些被押解京师秋后问斩,在这黑暗污浊的官场,他就如同这一叶孤舟一般,随时都可能被惊涛骇浪所吞没,他还能走多远?
李元宏听不见答话,诧异的扭过头来,只见汪同生眼圈微微有些发红,愣愣的看着自己,李元宏低头看看自己这一身江水雨水的,讪讪一笑道:“汪兄是不是看我这一身,怎么都不像一个知县吧!”
汪同生一个愣神,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大人也不过太过心焦,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真的发了大水,只要咱们坚守堤坝,也不一定会酿成大灾。”
汪同生这样一说,李元宏心里舒服多了,点头道:“不错,咱们一到临汾就召集百姓上堤,日夜巡视坚守,我就不信这大水会涨到天上去。”
~~~
虽然临汾大堤无银修筑,但那0几个河兵还驻守在那里,那个叫顾三米的是他们的头儿。
第二日傍晚到了临汾县,李元宏和汪同生一上岸就赶往大堤,大老远就看见顾三米带着一群河兵正在垒土牛(大堤上垒起的土堆,一旦发生溃堤,紧急情况下用土牛堵决口)。
顾三米遥遥望见李元宏来了,一时大喜过望,从堤顶连滚带爬的跑了下来,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喊道:“可把大人您盼回来了,大人没有受罪吧?”
李元宏哪里顾得上叙话,抹了一把雨水喊道:“你看这临汾大堤还牢靠吗?会不会出问题?”
顾三米跑到近前,回手一指东面大堤喊道:“这大堤我们修了一部分,还有几段没银子修了,都是些堤面有沟壑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