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的故事
我们现在的船,或者说古语中的舟,发轫于何时呢?是什么人最先做出了舟,让人们得以“利道路”“济沧海”呢?据古代典籍记载,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四位舟神。
最早的一位舟神叫虞姁。吕氏春秋里就有这么一句话:“虞姁作舟。”视其名,这是一位女性神,因为姁是美丽、美好的意思。这也就是说,远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就发明了舟这种交通工具,而且发明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第二位舟神叫番禺。黄河下游的沧海之滨,古时候叫殷,当时这里气候湿润,竹木丛生,多河汊湖泊,殷人番禺便就地取材,用小竹子编织成能浮于水面的竹舟,或把大竹子一剖两开,做成独木舟,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殷人便把他尊为舟神,将其功勋以故事传之后世。
另两位舟神,一位叫共鼓,一们叫化狐。这两位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共鼓见窾木可以浮水而渡,即刳木为舟;共鼓只创造了舟,这舟大约靠竹篱或木棒撑着在水中划行,速度很慢。化狐看见鱼儿用尾巴划水而游,又快又灵便,于是依照鱼的鳍和尾,剡木为楫,有了楫,船儿前进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从神话故事可以看出,舟的发明,是上古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龙的故事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来的,猴子,是我们同宗的兄弟姐妹。这一点,至今似乎还没有人表示疑义。虽然有人说,人的祖先是鱼,可鱼最后还是变成了猴子才变成人。我们中国人,自古就自豪地宣称,我们是龙子龙孙,龙的传人。从人的原始祖先是鱼这点来看,这是不无道理的,龙跟鱼,本就是近亲。但在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心中,却并不是从这种生物学上的意义来认定龙的传人这一点,在我们的血液里,代代相传的,是龙的精神。
在远古,神话,是从神话动物开始的。因为人类早期的生活从渔猎开始,人类的吃穿住用,一切的日常活动,都与动物紧密相联。但动物在提供给人利益的同时,又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因为生产工具的低下,如此重要的动物,总是难以被征服。于是我们的祖先看重动物,敬畏动物,脑子里整天想的,也是如何更好地把各种各样的动物捕猎到手。有些他们做到了,他们成功地驯化了牛羊猪狗,有些他们却无能为力,那些凶猛的动物,总让让他们心生恐惧,觉得自己的智慧远远不够用。于是我们祖先便把这些比他们强大的动物神话起来,祈求被他们理想化的动物神能够保护他们,帮助他们,为自己的恐惧心理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精神依托。一个以老虎为神的先民,在林中捕猎时,会骄傲地想到,我是虎的后裔,我能成为部落中最勇敢最优秀的猎手,捉到最大的鹿,甚至捉一头熊回去。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神,蛇、蜥蜴、马、龟、虎等动物,渐渐成为某个部落的象征。他们把这种动物象征纹在身上,刻在器皿上,成为图腾,以此来强化自己和图腾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寻求保护。
龙是怎样产生的呢?世上真有龙这种动物吗?
左传昭二十九年记载:“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
由此可见,在古代,有一种叫龙的水生动物,是可以蓄养的,龙肉传供帝王食用。从半坡仰韶遗物的龙纹看,龙是头有两耳,身上有鳍的蛇状长鱼。夏人和他们的祖先仰韶文化古人把这种鱼当作图腾来崇拜,这跟夏人祖先面临的黄河流域的洪水灾难有很大的关系。每当洪水泛滥,他们便想自己能像鱼那样对水无所畏惧该有多好!夏人始祖禹的父亲就叫“鲧”大鱼的意思。山海经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可见夏人希望自己是鱼的后代,也就是龙的传人。
为什么龙传到后来,演变成了有各种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