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说,他想买一套本草纲目,终因价钱吓人未能如愿。我说,你对医学很有兴趣?朋友未置可否。
现在,我也想买本草纲目了,在这个春天,面对欣欣向荣的植物们,这念头,具体说是想读一读本草纲目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突然发现,虽时时处处与植物们相遇相伴,有些花草树木几十年来几乎熟视无睹,但能说出名字来的,却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它们的种属,生长特性了,就像年年天天街头相遇的老熟人,熟到详知对方脸上有几颗麻子,却不知他姓什名谁。
植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没有植物的世界,想必一片死寂,离灭亡也不远了。我渴望了解它们,消除自己与它们之间的陌生感。无论走到哪里,不仅仅用感官享受它们奉献的新鲜空气,芳香味道和悦目的色彩,而且能像朋友一样叫出它们的名字,历数它们的个性,希望被知根知底的亲切感包容。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我,太喜欢这种亲近、自由、随和的氛围了。
这样,仅仅读一本本草纲目是不够的,还要读更多的关于植物们的书。植物是温和、美丽的生命,有的有毒有刺,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繁衍后代的需要,面对强大的人类和各种动物的侵犯,这种自我保护的力量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有关研究表明,植物也是有感情的。砍一棵树时,其它的树会有恐惧反应,并因此影响生长速度,而在美妙的音乐中,植物们会因快乐而枝叶舒展。
在文学作品里,经常读到植物们的芳名,诗人尤其偏爱它们。常由缤纷的名字臆想它们多姿的形态,终因见识有限,想不出所以为然。而作品中的它们,往往寄予着作者的某种思想和感情,因对植物不够了解,便妨碍了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进一步理解。最典型的莫过于读楚辞了,分不清植物,就是分不清忠奸善恶。
自己也写过一些家乡山地里名不见经传的植物,丫麻果、洋桃、映山红、野草莓、槐树。想读懂诗人们的花草树木,也想让更多的植物以老朋友的身份走进我平淡的文字。喜欢这种感觉:读一篇文章,就像在生机勃勃、却又安宁详和的森林中漫游。
我们自以为生活在一个知的世界里,其实不然,我们能知道的太有限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被社会学家列入本世纪末的大事之一,人是互动的,理解尚且艰难,何况对那些从不打扰我们的植物呢?想从凡俗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了解植物。人可以拒绝我的沟通欲望,但它们,美丽温和的植物们不会的,我可以比较省心、绝对放心地在它们中间建立一个放逐心灵的园囿。
想买本草纲目的朋友,是不是怀着和我一样的心思呢?
二
你仔细观察过一种植物吗?
总被植物感动。
其实感动我的是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