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攻一守,一快一慢。”
“所谓一攻一守,攻就是主力堆积在河东,啃下这里。守则是守卫大河。”
“攻亦不可强攻,我们要给索虏调集兵力来并州的时间。”
“守亦不可固守,大河绵延不绝,其上渡口无数,有再多兵力也是守不住的。”
“臣建议在大河要点布置兵力,采用陛下的“却月阵”上北岸,骚扰北方骑兵,让他们疲于奔命,不能调集力量入侵中原。”
“此外,臣还提议在中原布置一支骑兵,随时防备。”
谢晦将目光移向刘义真。
“听闻秦王殿下在关中曾设立一支名曰“长林”的骑兵,他们的战马都是从柔然和胡夏互市换来的,不弱于北魏战马,由他们巩固中原最合适不过。”
刘义真没有异议,静静听谢晦布置。
“一快一慢,则是臣希望行军的时候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河东,但打的时候要慢些。”
说完这话,谢晦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盯着地图的西北侧。
胡夏和柔然……
这两个二五仔不防着点谢晦也就不配成为刘裕的首席军事战略家。
要知道在刘裕手下,只是凭着陈郡谢氏的身份混是混不起来的。
在刘裕这世家身份从来都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
谢晦不过而立之年就能混到三高官官的地位真的是凭借真才实学。
至于防备胡夏,保卫关中的事谢晦提议同样交给刘义真在关中设立的另一只府军——永安军。
不是谢晦看不起关中士卒的战斗力,不让他们上正面战场。
而是本地人守卫家乡的时候总是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就算真出了什么意外,他们也能受得住。
谢晦的战略说完,剩下的怎么打就不是他的事了。
刘裕打了这么多年仗,每个人的分工都极为明确。
谋士出谋划策就是,剩下怎么打,还是要交给专业的来。
而现在朱龄石在关中,王镇恶还在路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檀道济。
檀道济平时在其他人面前都是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但是在刘裕面前却是殷勤的很。
“谢侍中谋划的大局没问题。”
“接下来臣便说说这河东之地。”
檀道济看来一眼刘义真:“其实臣对河东也不甚了解,但秦王殿下曾带一名河东裴氏的武官入京,臣也是从他那里打听到的。”
裴方明……
刘义真眉毛一挑,显然没想到檀道济还和裴方明接触过。
不过檀道济身为护军将军,和被编入建康的裴方明接触也不意外。
让刘义真意外的是堂堂护军将军檀道济居然还跑去和裴方明“不耻下问”,光是这份心态也足以让人钦佩。
“河东自古以来便是四战之地。”
“其西面被大河阻挡。”
“南面有中条山。”
“北面则是吕梁山。”
“东面有王屋山。”
“四面皆是难攻之地,昔日春秋战国之际强秦攻占魏国河东时已有河西(不是河西走廊那边,战国时候的河西是指山西隔着黄河西边的地方,就是陕北高原和黄河、洛河相交的这块区域),当时强秦可以从北面的河西渡河攻打汾阳,再从南面灵另出一军骚扰河东。”
“但现在河西之地被胡夏占据,指望他们必然不太可能。”
檀道济指着一条自北向南笔直如龙的河流。
“故此臣以为我军突破之机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