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家湾,张忠就要对肖飞行拜师礼。
这让肖飞好生为难。他不久前,还是一名跟随肖敬儒老先生读书的学生。整天就知道玩。跟随无心法师学了一些武功,也没想到现在会用来打鬼子。
这样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连一点为人师的思想准备都没有。怎么肯收一个比自己大十来岁的人做徒弟?
肖飞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还小啊。”
志远出面打圆场,他说:“张忠的见面礼太重,这是缘分,三哥,收下这个徒弟吧。”
肖飞说:“志远,我们俩功夫差不多,要不你来做张忠大哥的师父吧。”
志远连连后退,:“不关我事,算我没说好不好?”
白玲笑着说:“飞哥,我们打鬼子不怕人多,也不怕人人都有本事,那样力量才大。既然我们都铁了心打鬼子,你就手下张忠大哥吧,权当是为了抗日。”
肖飞说:“白玲妹妹,让你这么一说,我倒无话可说了。”
志远一推张忠:“还愣着!”
张忠倒身下拜:“师父在上,徒儿有礼!“
肖飞无奈,在张忠磕头时,也躬身一拜,算是完成了收徒仪式。
按辈分,张忠既然拜肖飞为师,就称志远为师叔,而称白玲为白姑娘。称王大彪为王大哥。
志远坚持要张忠兄弟相称:“你们拜师收徒不关我的事,我还是叫你张大哥”。
白玲见他们安全归来,自是欢喜不尽,有张忠的加入,他们的力量又扩大了。
几个人住在王大彪的家中,很少在外面露面,组织村民如何躲避鬼子等事,则有王大彪出面。
十几户人家,该藏的东西,都已藏好。每天村口都有人巡逻放哨。一有生人靠近村子。消息很快就会通知村里,做好应对准备。一时王家湾的生活转入了正常。
这次黑松林一战,他们获得了十五支步枪,加上先前得到的两支,共有十七支三八大盖,可以装备一个加强班。
但他们却不敢把枪随便发放。虽然老百姓中像仇一虎那样死心塌地做汉奸的人不是很多,但豁出性命和鬼子干的人也不是很多。
人人都想保全自己而不顾别人。他们恨日本鬼子,他们希望有人出来打败鬼子,不做亡国奴,但要他们自己出来拼命,却不敢。
他们心存侥幸,也许鬼子杀了别人,而自己却勉强苟活,虽然受尽屈辱,也还能忍,只要活命就行。
这正是中国和中国人的悲哀。要不然,这么大的一个中国,有这么多人口的中国,怎么会让小鬼子那么任意的欺负?
感慨之余,肖飞他们把这些步枪藏好,只是每人留一支,没事就拿出来琢磨怎么使用。
之前他们和鬼子打过几仗,只凭武功去和鬼子的步枪打,那终究不是个事。
鬼子没来之前,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对打仗,对枪支,毫无所知。当然,更不懂如何组建队伍,训练队伍。也不知道如何去带领队伍和鬼子战斗。
白天,他们在院子里,或者到野外去,研究如何放枪,如何打的准。晚上指导张忠和王大彪练武。肖飞和志远则更多考虑如何扩大队伍,研究新的行动。
遍野庄稼,绿到天边。练了半天枪法,肖飞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浮云,缓缓念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王大彪和张忠不知道肖飞念道的是什么。但志远和白玲却知道肖飞念的是文天祥的诗句。知道他在慨叹大好河山被鬼子蹂躏,而中国这么多人,最少说项湖口这么多人,只有他们四个在和鬼子斗。
白玲在肖飞身边坐下来:“飞哥,在想什么呢?”
肖飞说:“我们手中有十几支枪,却没有人来和我们一起打鬼子。”
张忠很聪明,接上说:“我知道师父的意思了,师父在琢磨拉起一支队伍吧?”
肖飞说:“我们四个人浑身都是铁,能打几根钉?没有一支队伍,抗日就是空话。”
志远说:“三哥的话很对,我们回去好好合计一下,拉起一支队伍来。
王大彪说:“我先在王家湾摸摸底,看那些人愿意参加。”
肖飞跳起来:“走,回去合计一下。”
五个人刚回到村里,忽然收到村口放哨的人送过来的消息。有一个陌生人,向村子走来,一转眼又不见了。
这消息立刻引起了肖飞他们的注意。一商量,决定先由王大彪去弄清情况,其他人撤出村外。
王大彪来到村子中间,蹭蹭地爬上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桑树。那大桑树几丈高,人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