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吧。”听见常开泰说话,一众人顺次从地道进入了那个洞中。
一入洞中,憋闷的感觉顿扫一空。虽然空气质量不算太好,但终归比没得氧气吸要好得多。
正待迈步上前,好像感觉脚下有什么东西在哗啦哗啦响,手电聚光定睛而望,众人全部被眼前的一幕吓到了。
四周的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骸骨,仿佛像农村的柴火垛子一样堆起来,只留下了一条窄窄的小路可供过人。
“呕!”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白叶叶禁不住干呕了起来。
望着堆积如山的骸骨,刘远上前看了一下,头骨,腿骨,肋骨等等不一而足,却并非是马骨,而是人骨。
“这他妈的哪是葬马池,这是人殉啊!”
“怪不得感觉这地下的煞气这么重,原来葬马池只是一个假象,里面是用活人殉祭的。”常开泰脸色平淡的说道。
“按照这样的殉祭之法,只怕也是个老斗啊,而且葬于此地之人,地位应该列三公之上。”
“三爷爷,从这个寻葬坑,能不能判断咱们要下的这个斗是什么年代的?”刘远问常开泰。
“不能直接确定,看这个架势,这殉葬的至少得有千人以上,能够用一千个活人陪葬的,若不是秦代以前的斗,那么就可能是元朝的斗。其他朝代,这么大手笔的殉葬是没有出现过的。”
人殉,最早的记录是出现在商朝时代,发展到秦朝,形成了第一个高峰。始皇帝嬴政驾崩之后,秦二世胡亥有言:“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为秦始皇修缮陵寝的工匠,“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前前后后,殉葬之人过万。
而进入汉朝时期后,人殉日渐式微,一直到宋朝,人殉制度已经几乎灭绝。
但到了元朝,人殉又在一夜之间攀升至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元太祖铁木真之孙蒙兀死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二万人以上。”
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直到明朝时,才由明英宗明令废除,时“后七子”之一王元美言赞英宗:“此诚千古帝王之盛节!”
所以这样规模的人殉,除了商、秦、元三朝,必定再无出其右。
“远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死人的骨头?”好歹止呕的白叶叶问刘远。
“这是咱们中国古封建社会的一种殉葬制度,不过现在是新社会了,这种东西早已经不存在。”
“好恐怖,竟然杀掉了这么多的人!”
“走吧,咱们往里去。”众人的心情都平复了下来,常开泰走在最前,顺着窄路往前走去。
“三爷爷,依你的判断,下沉的那些东西会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从上面的土洞下来,并没有什么机关,也没有见到那些东西?”
“现在都不好说。那个道士估计是事前知道这下面有斗,所以用了什么办法将那些宝藏置入这斗中,所以我想,仅仅从这个殉葬坑来看,这斗里的宝贝就肯定少不了,那么这个道士没有将这里面的宝藏尽皆取出,反而将国民党搜刮来的东西埋在这里面,那么,你要的《真灵位业图》,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知道下面又是一个未知的古墓,常开泰的兴致显然比刚下来的时候要好上很多,而听了常开泰的这一番话,刘远更是兴奋。
“刘哥,等下再走,前面有个水潭。”走在最前的吴宣强朝后面喊道。
常开泰走到最前面,举着手电照了照。
面前是一个不算太大,但刚好将去路挡住的水潭,手电的强光照过去,却根本无法穿透这黑黝黝的一潭死水。
常开泰从包里取出一瓶矿泉水,扔到潭中,只见塑料瓶子飞快的融化掉,里面的水接触潭中水后,仿佛进入油锅一样,噼里啪啦响声不断,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里面不是水,是带有剧烈腐蚀性的酸。”常开泰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大家将口鼻堵上。
“那怎么办?怎么过去”刘远问道。
“有办法。”常开泰用手电照了照对岸,然后取出挠钩,用力甩出,挠钩爪钉在了对岸高高的石岩缝中。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人工砖石,全部为半天然、半开凿的石洞,也为常开泰的挠钩提供了方便,否则砖石无缝隙,这挠钩就借不上力了。
试了试固定程度后,常开泰借着惯力荡到了对岸,接着又将挠钩回抛,固定在这边岸的岩石上,再将他自己那边的绳子系在一个一人多高的大石上。
“好了,你们找件衣服,当滑索荡过来吧。”
常洋一到了这种地方,又变成了傻大胆,脱了外套第一个滑了过去。
“小叶子,你敢做么?”刘远有些不太放心。
“没问题,看我的!”白叶叶也不含糊,同样顺利的荡了过去,到让刘远对其刮目相看。
四个人顺利到达对岸后,常开泰使巧劲儿收了挠钩,一众人开始正式踏上了此次倒斗之行。
“刚开门就碰见这些东西,不是好兆头啊!”常开泰叹了一声,不过语气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