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老者为首,引得一干文武前来相迎。
这次王二倒是眼尖,一眼便瞧出此老者肯定是泉盖苏文,缘由是那泉男建与之生相十分酷似,从这一点至少可以断定,泉男建他老娘在怀他之前那段时间没出去鬼混。
大家相互客套一番,泉盖苏文又将身边二人给王二引见,一个是长子泉男生,另一个为三子泉男产,不用说,那泉男建是排行老二了。不过三子之中,仅泉男建生得魁梧,另两个却是颇为清瘦。
当下大摆酒宴,众人分宾主落座。
王二却暗自纳闷,还以为泉盖苏文之所以遣二子泉男建出城相迎,是因为他通晓汉语,如今这一接触,倒发现在座官员,不但长相与大唐人氏无甚区别,而且个个一口的中土话,只是有些略略走音。
其实说来,不过是王二少见多怪罢,海东三国虽是偏居一角,却是历来称臣于中土,虽是时叛时臣,骨子里却是对上国天朝倾心仰慕,王公贵族间,多学我朝习性并引自为豪,上至官廷下延民间,所授所习俱为《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中原文化,是以诸人交谈当中,自是不存在障碍。
想是泉难建已告知乃父城外试箭之事了,泉盖苏文端着酒杯道:“犬子妄为,还望王将军见谅!”话虽对着王二说,眼睛却瞟向薛礼。
王二恼泉男建头先引兵示威,故意讥讽道:“老大人客气了,薛将军差点失手伤及令郎,倒是要请老大人海涵才是。”
泉盖苏文丝毫不为所动,“好说~好说~”又转向薛礼道:“薛将军当真好手段,佩服!佩服!”
薛礼向来不喜口舌之争,只拱拱手道:“过奖!过奖!”
泉盖苏文却盯着他不放,“敢问薛将军可是使得一杆方天画戟?”
薛礼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应道:“正是!不知老大人有何见教?”
饶是已猜到,闻得此言,泉盖苏文仍是一凛,瞬即哈哈一笑,道:“原来是故人!这安市城~薛将军想是不陌生吧?”当年安市之战,泉盖苏文使高延寿、高惠真为将,十数万大军依山而驻,却被太宗皇帝分兵袭之,薛礼更是白衣白甲往复冲杀,所到之处莫不敢当,只是时年薛礼年轻职低,高句丽军只见其影,不识其名,胆战心惊之余,大多只记得白衣白甲、方天画戟。
现下两相一对照,是故泉盖苏文才有此一问。
他不提自家大军被薛礼冲得几不成阵,却着重去言“安市”一城,言下之意,就算你大唐兵精将广,到头来还不是止步于安市城前。
薛礼如何不晓他的意思,虽说此次东巡主要是行安抚之意,但事关大唐声威,却是不能回避,何况薛礼在军中多年,师从大将军李绩,深知兵者一道,虽是《孙子》有云:上兵伐谋,伐交次之,下兵伐城。但若堕了军威不敢以兵示人,伐谋岂非成了一句空话。
薛礼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老大人所言极是!这安市城,不但末将记忆犹新,我大唐数十万将士,亦是不敢忘记,说不得有朝一日,便来故地重游,只不知~到那时,老大人城中美酒倘足否?”
一旁的泉男建闻得对方话语当中隐含威胁,不禁大怒,双手撑案,霍地立起,冷冷道:“大唐固有数十万将士,未必我高句丽便没人么?”
薛礼笑道:“谁敢欺高句丽无人,高延寿、高惠真俱是一时之俊杰!”
“你。。。。。。”泉男建气极而结,指着薛礼怒视相向。
这话确实是说得有些不客气了,在场各位,除了王二无知,谁人不晓得那高延寿、高惠真大军被破,转而投了大唐,薛礼单挑他们二位来说豪杰,自是意指“识时务者乃俊杰也”。
偏偏王二这厮,眼见着就要说僵,真要反了脸,自己这几百号人可就一齐呜乎哀哉了,心想,我还是赶紧做做和事佬吧,别他娘的说着说着就动手了。
关键是和事佬看得怎么做呀!
王二站起身来抢着道:“息怒!息怒!诸位稍安勿躁,不过酒间闲谈,何必如此激烈。来~来~来~男建兄,我敬你一杯!”
要说这也讲的挺好,眼看着泉男建已是气咻咻得将欲坐下,偏偏王二仰脖干杯后,接着又加了句,“薛将军,这高延寿、高惠真他娘的算什么玩意儿!提他们做甚!”
王二根本就不清楚高延寿、高惠真为谁,本意是看薛礼一提二高,泉男建立即一副要吃人的模样,想来这二高肯定是在高句丽人民心中猪狗不如,我便替你们骂上一骂,也好让你们消消火,如此一来,咱们该喝酒还喝酒,喝完了各忙各的,岂不美哉。
他倒是想得美哉,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高延寿、高惠真投了大唐是真,高句丽人深以为痛亦没错,想必平日提及时,咒得比王二一句“他娘的”肯定要恶毒得多。但是,他们骂叛徒,当然无可厚非理所当然;而王二身为大唐钦使,说出的话在对方听来,无疑是代表着大唐看法,恶语出自他的口自是不一样,等于在说高延寿、高惠真二人不算什么玩意儿,我们大唐还真没把他们看上眼。
有点像是自家千辛万苦养大个儿子,长大后却跑去认别人做娘,结果人家还说你的儿子狗屎不如。
要知道,高延寿、高惠真当年毕竟是高句丽赫赫有名的战将,薛礼所言固然让对方愤怒,王二之语却是足以令在座高句丽诸人羞恼。
对于军伍之人,羞恼的后果往往比愤怒更为麻烦。
果然,泉男建刚刚屈下的腰身腾地一下又绷直了,咔嚓一声将配刀抽出半截,喝道:“来人!”
眼见着一场纷争便要变作战场!
*************************************************************************************①安市之战:
贞观十九年二月(645年),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等率江、淮、岭、陕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趋平壤。又以英国公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为副,领将军张士贵等率步骑六万趋辽东。两军合势,太宗亲御六军以会之,沿途攻城拔寨。
六月,进次安市城北,高句丽北部高延寿、南部高惠贞率高丽、靺鞨之众十五万来援。太宗分兵袭之,大破。二将降,太宗授高延寿鸿胪卿,高惠真司农卿。
八月,移营安市城东,李绩遂攻安市,久不克。
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历其城,城中皆屏声偃帜,城主登城拜手奉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绢百匹,以励事君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