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无可奈何,毕竟长孙无忌亦是好意,所言也句句在理,好在正如其言——“来日方长”!
李治没了兴致,使长孙无忌吩咐中书省起草诏书,只言疲惫,自返后宫歇息。
却说王二回到府中,冯天长等旧人闻讯前来,纷纷道贺。
王二心忧频儿,又不知罗通之事会是何结果,勉强打起精神,给罗通他们作了介绍,将一干人等敷衍过去。待众人告辞,刚要回屋去探频儿,却听有传圣旨到①,王二忙引着罗通等奔至院中跪伏候旨。
王二心下忐忑,生怕皇上问罪罗通,待闻莫名其妙给自己封了个忠翊县伯②,着令三日内离京,体察民情,又命罗通次日太极殿觐见云云,当下大定,情知这是万岁爷要会文武一试罗通才能了,也好名正言顺依资安置,当不会降罪于身。
王二千恩万谢迎了圣旨,送走来人,说不上特别高兴,但至少不似头先那般满面愁容了,只是有些不解,好端端地万岁爷怎的想到让自己去体察什子民情?却又不说去哪,看来是万岁爷有意让自己出去逛上一逛了。
王二自是不会想到长孙无忌的原因,更不会想到长孙无忌已对他的身份起了疑心。
其实,这个时候,便是王二直接告诉长孙无忌自己齐王之后的来历,长孙无忌一时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毕竟太宗已赦齐王之罪,这一点李援义生前也知,不过李援义生性谨慎,怕是太宗假意宽厚内藏杀机,终是不敢相信,再者与王二次次都是短聚片刻,也来不及细说,只得叮嘱他事事小心处处在意,不可妄言。
王二只听他叙说玄武之变齐王身死,却不知后有福王明过继一事,当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只盼自己与那倒霉齐王没了关系才好,其余之人,自是不会无端在他面前去提这旧日往事,所以王二还一直以为自己这玩意齐王之后不是甚好事。
当然,这确实也说不上是什么好事,幸亏李治不知,否则的话,谁又敢肯定李治还会不会待他为亲信呢。
王二也难得去想离京之事到底何故,总算有惊无险皆大欢喜,除了频儿外。
王二侧坐于床头,望着频儿熟睡的脸,将她小手握在掌中缓缓揉搓,轻言细语将好消息在她耳边说着,期望她能忽然睁开双眼,“咯咯”声笑上一笑。
频儿能听到吗?
王二不知道,一旁的冯宾茹也不知道。。。。。。
冯宾茹瞧着王二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一酸,不忍再看,捂着嘴奔了出去。
王二犹自不觉,只顾取了湿巾,细细抹拭频儿苍白小脸。
任仁瑷突然撞了进来,急道:“不好了,冯家妹子出去了。”
王二随口应道:“出去便出去,让她走走散散心也好。”
任仁瑷道:“就怕不是去散心,我看她提着剑怒冲冲而去,多半是去寻谢非晦气了。”
王二这才反应过来,暗叫不好,仗剑前往吴王府闹事,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当下霍地立起身来,道了声“我去拦她回来”,便冲出房门。
**************************************************************************************************************************************************************************①关于圣旨这一段,本是想详细描述一翻,无奈手下没有唐朝圣旨模式,不敢随便乱学,不得已避了过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云云,虽是有点味道,不过好像是明朝以后才有的,本人也查了些资料,看过一些唐代宣旨模式,好像是“门下”什么的,感觉不够气势,所以干脆就不写了。
②开国县伯:唐朝爵位分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凡国公以下,开头均附“开国”字样,书中为免拗口,直接去掉,也是为了念起来习惯,望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