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送他出了门。
到了掌灯的时分,齐毓之都一直没有回来,派人去了齐红鸾住的巧园叫人,巧园的人却说“大少爷早就走了”,余年阁那边又连连来人禀告“几位太奶奶、太太、少奶奶们都到了,正等着夫人”,徐夫人只得一边派人去找齐毓之一边赶往余年阁。
她还没进门,就看见余年阁前的丹墀上三三两两的站满了人,大家都在那里纷纷议论。
“就是,在祭祖的日子里出了这种事!”
“国公爷可还在陵州生死不明呢!”
“我听说,那姑娘的一张脸,和叶夫人长得一模样,而且,还是在叶夫人原来的小卧室里!”
“平常看大少爷也不是这样的人啊!”
在内院残酷的斗争中生存下来的徐夫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她连余年阁都没进,就直接转道去了德馨院,却正好遇见了慌慌张张地的两位崔氏。
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一个英气逼人,风光霁月的少年,虽然没有娶妻,但也不是个随便于女色的人,怎么突然说变就变了呢?更何况,在徐夫人的眼里,自己的孙子身份高贵,相貌出众,要怎样的女子没有,范得着去强迫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吗?如果不是吃错了药或是被人陷害了,还能有怎样的解释!
所以她第一时间就问齐毓之:“是哪个贱婢引你到这里来的?”
所有事情的作祟者齐毓之却象吓傻了似的,任你怎样问,都不说话,实在是问急了,就只流着眼泪说了一句话:“是我的错,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徐夫人望了一眼目光呆滞地倦缩在床角的魏士英,心中大恨。
第二句话就是:“去,跟槐园的说一声,毕竟是她的侄甥女!”
时间拖得越久,对齐毓之就越不利。
徐夫人明白,魏夫人当然也明白,而且徐夫人也明白魏夫人明白。
所以,在等魏夫人来的时候,她请人留住了大小崔氏,叫人找来了双荷、蔡嬷嬷还有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开始盘根问源。
她越问,就越头痛。
所有的事都那样的巧合,却又巧合的那样有道理。
最大的漏洞是两位崔氏还没有走出德馨院,怎么余年阁那边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可如果不盘查下去,过了今天事情就更加没有了个眉目,这罪名齐毓之就坐定了;可如果盘查下去,势必会惊动余年阁里的诸位亲眷长辈,如果结果不尽人意,那齐毓之这一生就毁了。
偏偏齐毓之却什么也不说。
虽然徐夫人已经尽力周旋了,但齐毓之的缺席,徐夫人的转道,大小崔氏的失踪,仆妇们频频被传唤……事情象长了翅膀似的,关也关不住地传遍了余年阁,传遍了齐家的所有亲眷。
齐懋生那个热心快肠的四太爷坐不住了,叫了齐懋生的三叔去德馨院问原由。
内忧外患中,徐夫人却只能陪着笑脸:“是误会。等着魏夫人来了,我们说清楚了就会去禀了各位叔伯兄弟的。”
而魏夫人比徐夫人预测的要积极的多。
她本人虽然没有来,却派了贴身的婢女宝娘过来。
宝娘神情肃穆,带了三件东西来给魏士英。
“夫人说了,魏家仪礼传世,百年清誉,不可因你而葬送了。让姑娘选一件,由我服伺您上路。”
望着红彤彤的漆盘,魏士英好象这时才回过神来。
她哆哆嗦嗦地从床角慢慢爬了出来,慢慢端起了宝娘托盘里茶盅,含着眼泪,颤颤巍巍地道:“跟姑母说一声,说我对不起她。我死后,求她看在我父亲的面上,把我葬在魏家祖坟的旁边,我就心满意足了。”
宝娘眼角一红,目中含悲地笑道:“魏姑娘,夫人,这也是没有办法了,不然,没法向徐家交待。要怨,你就怨你命太苦吧!”
魏士英脸色苍白,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睑形成淡淡的阴影,轻轻地将那杯酒凑到了嘴边,喝了下去……
“不,不,不。”齐毓之突然扑了上去,魏士英拿酒的手一颤,杯里的酒一半撒了出去,一半进了嘴里。
“宝姑姑,宝姑姑,你去跟魏夫人说,我愿意娶魏姑娘,我愿意娶魏姑娘的,我愿意娶她!”
齐毓之的话还没有落音,徐夫人就一个嘴巴扇了过去。
“我已经到方家下了聘,你让我到时候如何向侯爷交待!”
齐毓之眼泛红丝,脖子上青筋凸起,大声地叫嚷:“我都娶,两个我都娶,行了吧,行了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