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四十七
柳叶枚在离开张总编之前,就选择了在东方市扎下根的国际调查公司,委托调查公司全方位调查东方市的媒体现状,要求调查公司最少每周给她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所以,尽管柳叶枚离开了张总编,远在希腊,但张总编的报社状况,她依然了如指掌。
东方愉报的前两次危机,柳叶枚都准备出资相助,但都在柳叶枚还没准备好之前,张总编他们就已解决了。柳叶枚料定,这次与三野的合作失败之后,张总编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到新的投资商。柳叶枚同样清楚,这次如果再找不好投资方,东方快报就只有放弃了,这对张总编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于是,柳叶枚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实现注资东方快报,也算是为张总编解一次忧愁。同时,董事局媒体顾问告诉她,在中国,投资媒体是一种明智的决定,只要资金完全到位,又不要干涉职业经理人正常的管理的话,媒体也完全可能产生想象不到的高额利润。
柳叶枚把这件事情,向其他的董事简单的做了明,投资东方快报的立项,就定下来了。
柳叶枚正式通知,柳氏国际大中华去的总经理华华,让他一周之内,完成对东方快报六千万人民币的注资。
接到通知后的华华,立即展开了工作,对于总部的战略,他是无权过问为什么的,他只有认真执行。华华吩咐所属的大华(上海)投资公司,立即与远在东方市的东方快报联系,明有投资他们报社的设想。
当天,这个消息就传到了罗曼那里。罗曼找来李枚商量。
“你看这有可能吗?”罗曼问。
“这要看投资公司的意图。”
“怎么才能弄明白呢?”
“调查呗。”
“你,会不会又是一个陷阱?”罗曼担心的问。
“我看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强,现在报社又回到了从前,面临的头等大事依然是引资,不要人家是找上门来的,没有目标,我们不也得掘地三尺吗?”李枚分析道。
“那你的意思,还得接触?”
“不是接触,是立即接触。”
“要不要和张总编商量?”
“我,罗曼,你现在是怎么啦,这样的事情你不汇报吗?要是出了新问题,你一个人承担得了吗?”
“哦。”遭受了打击的罗曼近来一直恍恍忽忽的。
就这件事情,罗曼即刻口头向张总编做了汇报。接到电话的时候,张总编正在批阅当日的传阅文件,他在最后一份文件上,签上了名字,而后才认真的听罗曼的汇报,听完之后,他也觉得事情来得有些突然,有些蹊跷,一时心里也没有底。
他问罗曼:“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
“今天上午。”
“知道公司的背景吗?”
“不知道。”
“这样吧,我一会再答复你。”张总编挂断了电话。
罗曼站起身来,走到靠窗的地方,了望远方的城市风景。她感觉到,自己虽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偶,可真正面对这座城市,却觉得离这座城市是如此的远,好象是漂游在城市之外,好生疏好陌生。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总觉得空落落的,没有根基。
这时电话响了,罗曼一看号码,是张总编打来的。
“张总你好。”罗曼。
“罗曼啦,现在我正式答复你刚才提出的问题。第一,现在你们马上展开详细的调查,弄清楚大华公司的背景,经营状况,投资的目的;第二,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允许和大华公司接触;第三,这次投资不得少于五千万人民币,少于五千万投资经费的不谈;第四,这是东方快报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谈不好,东方快报就停办。”张总编讲完后,问罗曼:“你有思想准备没有?”
“有的,我们尽力吧,也许会出现转机。”
“当然,我们希望奇迹出现。”这是张总编的最后一句话。
罗曼坐在椅子上,好久没有移动一下。从张总编的语气里,她明确感觉到了一丝信息,大报现在已基本对快报失去了信心,甚至有最坏的停办打算。这个信心对罗曼来,无疑是重重的打击。罗曼想了很多,如果结果真的是停办的话,那她罗曼就既是快报的第一任总编,也是最后一任总编,自己将被写进耻辱的报业史里去,被牢牢的钉在耻辱架上,她将成为快报罪人,对不起快报上上下下五百多号员工,至少有四百多员工又要失业,她不敢想下去,她是多么希望奇迹真的能出现,能让即将熄火的东方快报从新起航。在这时候,罗曼不会放弃最后一博的机会,事实上,她也只有最后博了。
罗曼再一次找来了对经济相对熟悉的李枚和可可,把这个重担再一次的压到她们肩上。李枚和可可利用多种关系,只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就把调查结果交到了罗曼的手里。
这些材料上显示,大华(上海)投资公司的应运良好,在业界有良好的口碑;运作的所有项目进展顺利,从来没有因为投资经费不到位,而影响项目的运作;大华投资媒体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赚取回报;大华公司具有巨额投资的能力。
在李枚和可可进行调查期间,大华公司的代表已到了东方市,但是报社让他们再等一下,没有和他们进行接触。拉到调查报告后,罗曼立即报到了张总编那里。
张总编看完了报告,笑着对罗曼:“难道奇迹就这样出现了。”
张总编指示罗曼,当晚就接待大华派来的代表。
听东方快报社,这回极有可能切底摆脱危机。罗心、天赋他们也和罗曼一样信心百倍参加了夜间谈判。谈判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大华方面的代表,显得比报社还要积极主动。生怕谈不成似的,几乎是报社提出的所有合理条件,大华方一点犹豫都没有,就答应了下来。尤其是大华方答应,一次性注入资本六千万人民币,财务的支出和管理全由报社负责。他们不派出财务代表,他们只对财务进行监控。这样的条件,在以往任何一次合作中,都是没有过的。让报社感受到了大华方和合作的诚意。
罗曼把谈判的结果向张总编汇报的时候,张总编笑着:“怎么像做梦一样。”
罗曼也:“也许是天不灭我。”
罗曼决定请大华公司的商务代表,出席报社准备的庆贺晚宴,张总编也要求大华方的代表一定要参加,可是,人家大华方的代表:“这样的会议或者工作晚宴,我们是不会参加的,免得影响你们的内部气氛。”
张总编:“看来,现在这个合作伙伴,才是真正准备运作媒体的,我们交上好运了。”
“是呀,你看人家的瓷态,我个人是很受感动的,我们报社的高层都表示,人家越是这样信任我们,我们的压力就越大,大家都有决心,一定把报纸办好,对投资方的资本负责。”罗曼对张总编。
“就是要有这样的气度,不然,我们这些报人的脸面往那里搁。”
“是呀,我们也这样想,这回,一定也不让报业集团领导失望。”罗曼就。
“这就好。”
好似从天而降的资本,就这橛到了东方快报的帐上。这一次,东方快报真的是死里逃生,报社内部的,有谁不珍惜这个机会呢!那种创业的原始冲动,又蓬勃燃烧起来。
这一天,张总编接到了柳叶枚的电话。
“是你呀?”张总编有些喜出望外。
“听你心情不错嘛,你的事情都顺利吧?”柳叶枚问。
“应该讲都不错的,你呢?”
“我呀,现在就是忙了些,刚从加拿大回来,明天又得到澳大利亚去,那边的区域总经理已向我发出三次邀请了。我这里现在一切都很顺利的,过不了多久,我还会来中国。”柳叶枚从中国回去之后,很顺利的接替了柳氏国际董事局主席职务,同时她还兼亚洲区主席。她回去之后,集团内部的纷争很快消失,集团完全走向了正轨。柳叶枚也日渐熟悉了集团的运作,在主席的岗位上如鱼得水的施展开了。
张总编听柳叶枚要回中国来,眉开眼笑的:“好啊,最好是今天就到,我到机场接你。”
“别高兴得太早,我可不是来看你的。”
“那你来干什么呢?”张总编问。
“陪老爷子来,你不知到吗,世界华商大会不是还有十天就开了吗?”
“哦,你们要到开封。”
“是呀,老头子早就啦,这次他一定要亲自回去,他一个人去我哪放心呀,只有陪他了。”
“就是,你来了,我还是见不着你,是吗?”张总编问。
“昨天,老头子还提到了你,他,他会专门到东方市一趟,到时,让你去见他。”
“他来东方市,还轮不到我陪他的。”张总编。
“你不用管了,全国政协已作了安排。”柳叶枚告诉他。
“用我来接你们吗?”
“不用了,老头子自己有专机。”柳叶枚。
“在那里降落?”
“这可不准,老头子的规矩是,别人是不准过问飞机起飞时间,飞机降落地点的,到时候他自然会告诉大家,我也不例外的。”柳叶枚。
“哦,是这样。好吧,我在东方市等你的佳音。”
“再见,祝你快乐。”柳叶枚挂断了电话。
张总编还想什么,电话里传来了:“嘟嘟”声,他摇摇头,放下了电话。
十天的时间转眼间就到了。
这天清晨,张总编一早就到了办公室,他要等候柳叶枚的到来。他们约好了。只要飞机一落地,柳叶枚就打电话给他。实际上,张总编也知道柳叶枚不会那么早就到来的,可是他怎么也不能平静下来,一个人在家里等候,他会更着急。一晃两年就这样过去了,春去秋来,六百多个孤独的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想想,他觉得自己实在对不住一往情深的柳叶枚。
“嘀嘀嘀。”电话响了,果然是柳叶枚打来的,张总编心情特别激动,想到分别两年的恋人,变要出现在面前。
“你们到了吗?在哪个机场?”
柳叶枚:“我们是在上海着的,刚下飞机,听老爷子,今天中午就在上海用餐了,他要会见在上海的老朋友。”
“哦,晚上怎么安排的?”
“到北京,听参加全国工商组织的联海外联谊会,具体怎么安排,我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我有个想法,你看怎么样?”柳叶枚问。
“不。”
“我是不是向老头子请假,我来见你,我们都两年不见了,我觉得我们好陌生了,是吧。”
“我也想马上见到你呀,但是,我告诉你,最好不要给老头子你要请假,这不可能的。”
“我不信,你是我爸不疼我!”
“不是这个意思。”
“当然不是,你不明白吗,你爸决不是简单的来参加华商大会的,他是要把在中国关系网传给你,你这个董事局主席,难道这一点你也不明白?”
“我不明白,我就是现在要见你,我现在就去请假。”柳叶枚不听张总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