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万员外真是个信人,说次日看便是次日看,与县大老爷一起膜拜之后便仔细观赏一番。
阳谷县令心思真是不少,为了防止丹书铁券有甚么闪失,特意的派三班衙役到将李家团团的围住,来保护圣物。
李二终于放心。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二得到了几个不错的消息。
首先是京东两路的茶叶专卖政策解除,允许民间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买卖茶叶,想来是王安石在四川推行的驰罢榷茶法取得了成功,要在全国推而广之。再就是朝廷颁布诏令,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有很大的政策扶持。
虽然王安石还没有登上相位,新法还是再一次的露出了苗头。
母亲却是丝毫不关心新法旧法这些朝廷上的事情,只在为自家的生意发愁。
自李记肉铺重新开业以来,生意惨淡,几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反观对面的“飞刀刘”却是门庭若市,生意好的不得了。老刘头越发的把肉刀舞的欢实“五花肉”西施更是涂脂抹粉的帮着照看生意。
“刘家每日能卖一口肥猪也不止,咱家几日也卖不出一口猪的。”母亲很是窝火:“眼下忒热的时节,肉是不能久存的,明日里便贱价卖了吧。”
猪肉都挂在井里,以清凉的地气滋养着,好保证短时间不会变质。饶是如此,也不可放置的过于长久,再不处理掉,就真的要变成臭肉了。
正说着,便有一人登门。
母亲见有顾客上门,急忙忙的招呼:“尊客可是要买肉?小店的肉是正肥的肥猪,从不屠宰母猪病猪,价钱也是公道,童叟无欺”
看这客人脸生,母亲越发的殷勤。古人经商是很注重这些生客的,如果生客满意了就有可能转变成经常照顾生意的熟客。
“看尊客眼生的很,不是阳谷城里的人吧?”
“小人梁山县人氏,听闻老夫人这里的猪肉是京西路最好,特来购买的。”
一句话说的母亲喜滋滋的,便如三伏天气嚼冰一样的爽意:原来自家的肉铺已经是声名远播了,就是外县人也特来购买。
“尊客原是远道来的,不知要割几斤肉?俺定选最好的刀口肉”
那人问道:“老夫人这里还有多少未曾卖完的,小人一发的全都要了。”
“连上猪头下水也不曾少了百三之数,尊客可曾要的完?”
“要的完,要的完。”那人没口子的应承:“我此来是备了车的,便是再多些也要的完。”
母亲大喜,慌忙与李二把挂在水井里的猪肉都取了出来。
“想来尊客家里是要置办喜宴的”母亲一面会钞一面说话
那人付钱交割完毕,架起车便走了。
母亲喜上眉梢:“我便说了的,咱家的铺子是大大有名,便是梁山县的客人也来买肉,岂不比那刘家要强上许多。”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母亲的生意好的出奇,每日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