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石敬瑭吗?”
“放肆,蒋德璟,你敢如此说朕?”崇祯怒喝。
“臣之心,字字出自肺腑,句句为朝廷为陛下着想!”
“我看你是句句都是诛心之言!李自成都快要打到宣府了,宣府距离经常三百里,五日即可抵达,谁能抵挡住李自成?就靠二十六卫那些吃着空饷,连武器盔甲都当了当赌资的废物吗?吴三桂手里五万精锐,关宁铁骑更是强大无匹,朕放弃关外这块鸡肋之地,救我大明,你说何错之有?”
“祖宗之地,存土不让!”蒋德璟继续低沉的说道。
“够了!”
“陛下若是不收回成命,臣就辞官归乡!”蒋德璟也是和崇祯扛上了,寸步不让。
“好,那就辞官吧,朕准了,你先滚去写辞呈!”崇祯吼道。
蒋德璟一愣,然后颤颤巍巍的爬了起来,告了一声退,朝外走去。
崇祯这一刻才是真正的显露出了属于帝王的威严,这种威严在崇祯朝很少看到,导致这些东林党人士得寸进尺,将皇权大大的减弱,一面喊着忠君的旗号,背地里处处处心积虑的挖空大明。
但是他们又不敢反抗皇权,他们被忠君的思想死死的约束着,但背地里又是一番勾当,这样矛盾的存在就是明朝末年文臣们的心理,历史为他们打上了迂腐和虚伪的标签。
如同失了魂一般的蒋德璟回到内阁,众人见他如此,纷纷上前问怎么回事。
“诸君,今日我便要回乡了,诸君定要好好辅佐陛下!”蒋德璟朝众人抱拳道,一脸的落寞。
“什么情况,中葆你向陛下辞官了?”刚刚回到内阁的方岳贡关切的问道,方岳贡在内阁中是排老二的,是次辅,位置在首辅李建泰之下。
“陛下让我归乡!”蒋德璟和方岳贡素来交好,所以面对友人关切,只好如实答到。
“什么,陛下怎么可如此,中葆才五十余岁,就让中葆归乡,陛下这是冲昏了头脑了吗?”陈演拍着桌子道。
“嘘声,陈演注意你的言辞,你是臣,陛下是君,哪有臣如此说君!”李建泰怒斥道。
“我去劝陛下!”方岳贡转身就要走,却被蒋德璟拉住了。
“四长(号,字无考),陛下此时正在气头上,不要去劝谏了。我已经厌倦了朝廷这里的勾心斗角,还是让我回乡去颐养天年吧!”蒋德璟道。
方岳贡知道蒋德璟是素来就有退出朝堂,隐去的心思,闻言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安慰几句。
内阁中几人都是唉声叹气,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气氛弥漫,李建泰在默默的草拟诏书,最后这份诏书会交给崇祯,然后经过崇祯的同意,批红,盖上印章,在下发。
草拟完诏书,李建泰收拾了一番,对内阁中诸阁臣道:“中葆要归乡,我要去居庸关督战,内阁一切就拜托各位了!”
“首辅言重了!”几人躬身道。
秦义的任命书很快由快马送往宣府,调动吴三桂的调令也快速出京,往东而去。
蒋德璟也即将离开京城,李建泰已经启程前往居庸关。
宣府,秦义正密切的关注着李自成的动向。
刚刚接到消息,说李自成已经带着大军朝宣府而来了。
大同距离宣府以李自成的行军速度,大概需要四天的时间,这四天中秦义有很多的时间准备。
“李自成大军近五十万大军,其中能对我们形成威胁的战斗力大概是十多万左右,而李岩的三万精锐,若是我们的五万大军和他正面作战,只怕会输的一败涂地,咱们的人还是不够用啊,能不能向朝廷求援?”秦义忧心忡忡的对卫景瑗和朱之冯道。
“朝廷还有什么兵用?居庸关哪里一万士兵,京营二十六卫不可能往别处掉,他们是拱卫京师的最后力量。不过就算调来了,你也别指望能有什么战斗力,上中层的军官都是些酒囊饭袋,世家子弟充斥其中,还是得了吧!”卫景瑗摇头说道。
“可以把万全右卫和万全左卫的部队调回宣府!”朱之冯提议道。
“对,这两卫各有一万人马,如果李自成进入宣镇,定会先拿这两卫开刀,在攻打宣府城。我们还不如收缩兵力,在宣府城抵抗李自成!”卫景瑗也认为该把两卫的兵马调动回来。
“这样宣府城就有七万人了,凭借七万人守住宣府,还是有几分希望的!”朱之冯说道。
秦义也点了点头:“那就让王承胤写封信给这两地的指挥使,让他们率兵进入宣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