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的鹿占世界第一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山地上,有相当多的坡鹿生存。据估计,在解放初期还有300多只。由于滥猎,到1979年,岛上只有东方县的大田和白沙县的帮溪二地,残余不过30多只。经过最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和保护,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3年5月间的调查表明,东方县的总数已增到80只以上。生活在东方县大田珍贵动物保护区内的坡鹿,只经过一年多的人工保护,就已逐渐习惯跟人接近,有的走近村旁休息,有的对过往汽车、牛车也不逃避。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现在已将眉杈鹿,包括海南岛的坡鹿在内的各个亚种都划为第一级濒危动物,希望给予最严格的保护。

    马鹿

    我国产的马鹿,与欧洲产的赤鹿,是同种,不同亚种。我国的马鹿也不止一个亚种,而是有六七个亚种,在国际间都很罕见,而且其中的4个亚种只产于我国境内。

    马鹿是大型鹿,身体之大仅次于驼鹿。北美洲产的马鹿,是个体最大的亚种,有的体重能超过400公斤。我国产的各亚种中,天山马鹿是仅次于北美马鹿的大型鹿。

    曾有一只天山马鹿的体重达到381公斤。一对庞大的角,左枝10杈,右枝9杈,主枝的长度达到152。4厘米,粗度达21。6厘米,两角的最大宽距达到117。5厘米。这些数字都远在欧亚各亚种之上,所以天山马鹿在上个世纪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始终都是国际间最受到重视的大猎兽之一。同时,几乎所有的马鹿亚种都被认为是重要的狩猎兽。

    在我国,虽然马鹿已经被定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但至今仍然是事实上的“狩猎兽”。由于野生的梅花鹿已几乎被打光了,野生的马鹿就成了野生鹿茸最主要的供应者。就价格而论,马鹿的青茸仅次于梅花鹿的黄茸,居第二位,比白唇鹿的岩茸和黑鹿的春茸都高,比驼鹿茸和驯鹿茸就更不用说了。所谓“关东青茸”就是东北马鹿的茸。1982年8月,人民日报上有一封读者来信,揭露天山马鹿的危机,说:“目前的野生天山马鹿每年正以3000头左右的速度锐减。照这样下去,不用多少年,野生马鹿将有绝迹于伊犁河谷的危险。”

    除了经济价值之外,也不可忽视马鹿的稀有性。我国所产的各马鹿亚种中,除了东北亚种黄臀马鹿和阿尔泰亚种阿尔泰赤鹿,在外国动物园能见到一些之外,其他如天山亚种天山马鹿、甘肃亚种白臀鹿、昌都亚种白鹿、西藏亚种寿鹿、叶尔羌亚种叶尔羌赤鹿等,在国外只保存有标本,活的基本上都是见不到的。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7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世界鹿类专家讨论会中,因寿鹿和叶尔羌赤鹿已有多年不闻消息,认为野生的可能已经灭绝,而白鹿也可能不存在了。事实上,寿鹿和白鹿还是有的,因为到西藏等地作区系调查的专家,在近几年还曾见过,而且听说在昌都等处的养鹿场中还养着一些,只不过动物园中没见过罢了。南疆现在也还有鹿,估计当属于叶尔羌亚种。

    寿鹿产于西藏和不丹的边境地区;白鹿产于西藏的昌都和青海的边境;天山马鹿产于新疆天山西段北部地区;叶尔羌赤鹿产于南疆叶尔羌河到塔里木河流域;甘肃马鹿产于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和四川北部;阿尔泰赤鹿产于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伯利亚南部;东北马鹿产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关于马鹿的生活习性,常有人以为鹿群的首领,一定是一只最强有力的雄鹿。

    其实不然,鹿群平时只包括雌鹿、幼鹿和三岁以下的亚成雄鹿。亚成雄鹿一旦成熟,便离群别居,由几只另组成、个小组,自由行动,仅在逐偶时期才临时返群。至于老年或接近老年的雄鹿,或则独居,或以两只较小的雄鹿为伴。每个鹿群都由一只年长而有威信的雌鹿担任首领。有时几个群合成一个大群,仍由一头雌鹿率领,而由另一只雌鹿担任助手,在行进时由它殿后。当鹿群进食或休息时,首领常昂首回顾、谛听,并嗅闻空气中有无异味。即使在逐偶斗争时期,那只雌鹿仍然保持它的首领地位。雄鹿的唯一作用似乎只在传种,因此它所关心的,只在于不许别的雄鹿接近或争夺这个鹿群。一旦逐偶期过去,它就再度离群而去。即使逐偶期尚未过去,倘若突然遇到危险来临,包括雄鹿的全鹿群,仍须追随领群的雌鹿逃走。但有时那只雄鹿可能独自离群远逃。在鹿群中,雌鹿之间彼此常相安无事。

    每个鹿群都有两个领域。冬季领域位于低处,是基地。鹿群在这里觅食,配种,生育。夏季领域位于高处,鹿群在这里度夏。

    雄鹿小组也有自己的冬夏领域,但它们的流动性较大于雌鹿群。一俟秋季逐偶期到来,雄鹿们就回到大群中,进行猛烈的斗争,夺取对这个领域的独占权和对雌鹿的交配权。被斗败的那些雄鹿只得巡回于领域的外围,候机找些进入的机会。

    逐偶时期,雄鹿们几乎日夜都不休息,有时甚至整夜都能听到它们的吼声。它们进行搏斗较量,较弱的一方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常常是一跑了事,胜者也决不去追赶。

    各地各亚种都在秋季逐偶。无论是在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也好,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也好,西藏喜马拉雅或其他山区也好,一般都在9月初到9月中发情,到10月中下旬告一段落。逐偶期过去之后,雄鹿们又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斗争时期作为武器的双角,继续留待过冬。一般都在3月间脱掉,不久重新生出有茸毛、有微血管的新角,这就是鹿茸。茸角发育长大,到变干变硬,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雄鹿需要吃大量的矿物质,尤其是盐和钙,这不仅要从食料中吸取,而且常要去找咸水坑或碱土地舐食。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双角就发育得不够好。

    马鹿身强力大,奔跑迅速,即使不用双角为武器,遇到一般的敌害,比如熊、豹、豺、狼之类,也能对付过去。如果遇上了老虎,马鹿只得逃避。

    我国产的各种小型鹿我国常把各种瘦小、轻灵、无角或角不发达但是雄性獠牙发达的小型鹿,称为麂或麂子。其中也包括几种比较珍稀的,为我国所特有的种。当然也不全都叫麂子,因为其中还有麝、獐子和狍子。

    黄麂

    我国产三种黄麂,在广东、广西叫黄犭京,在台湾叫羌或羌鹿。这三种就是:黄麂,又名赤麂;小黄麂,又叫小麂;毛额黄麂,又叫黑麂。此外,有可能在云南的哀牢山区还产第四种费氏黄麂。小黄麂和毛额黄麂是我国特产。

    普通的黄麂分布十分广泛,共有14个亚种,产区遍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有两个亚种产在我国两广和川滇等省区。高级的麂皮就是它的产物。这种麂数量相当多,迄今还不属于保护动物。

    小黄麂广泛地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10余个省区,虽属中国特产动物,但已有相当数量移殖海外。

    毛额黄麂由于毛色乌褐,所以很多人叫它“黑麂”。外国只曾得到过四具标本,活的动物至今不但未曾在任何外国动物园展览过,即使我国的动物园,似乎也只有一两处展出过一两只。因此国际上公认它是最稀罕的一种鹿。

    解放前,动物学界只知道毛额黄麂产在浙江的宁波、桐庐一带。解放后,经过更多的调查,知道它的分布幅度不是那么狭窄,在数量上也不是那么少得可怜。安徽南部的祁门、休宁、宁国、黔县,和江西东部的怀玉山区里也都有,看来浙江西部的山区里也是会有的。在国家供销部门所收购的大批麂皮里,也曾发现过这种稀有麂的皮张。

    毛额黄麂在形态上与前两种黄麂有许多区别。其个体比小黄麂大得多,大致与黄麂的大者相当,肩高可达62厘米,体重将近30公斤。毛色不是像前两种那样的栗黄色或橙黄色,而是紫褐色或黑褐色,头部颜色较浅,额部有一簇浅褐色长毛,能把4。5到6。5厘米的短角遮没。这一点恰好和真正的黑麂(毛冠鹿)相似,所以二者容易混淆,甚至连名字也常相混。这里叫它毛额黄麂,就是因为它既属于黄麂属,又有毛额的特征。

    前两种黄麂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但毛额黄麂则属于第二类保护动物,就因为它是中国的著名特产动物的缘故。

    黑麂 有许多著作根据这种动物的英文名称,把它称为毛冠鹿。其实,“鹿”

    宜于称较大型的种类,至于小型鹿则以称麂或麂子为宜。黑麂在个体大小和外形上都与毛额黄麂很相似,这两种动物的区别在于:其一,黑麂的尾长约在8到12厘米之间,毛额黄麂的尾长则在16到20厘米之间,二者相差将近1倍;其二,黑麂的角只有二三厘米,从不分杈;毛额黄麂的角虽然也短,有五六厘米,但能分杈;其三,黑麂的雄性也有獠牙,但牙的尖端不像黄麂那样向外撇;其四,黑麂的额毛是黑色的,不是浅褐色的;其五,黑麂的身上毛色更深于毛额黄麂,冬毛纯黑,夏毛在黑色中略带赤褐。

    除去缅甸最北部山区也产少数外,一般公认黑麂也是中国的特产动物。黑麂有三个亚种:西南亚种产在四川、云南;东南亚种产在华东和华南的几个省区;还有一个宜昌亚种,产在湖北、四川边境。青海和甘肃南部也产,大概属于西南亚种。

    不论是哪一亚种,国外的动物园尚未展览过。根据这个理由,黑麂被列为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

    北京动物园现在养着一小群黑麂,早已习惯于北方气候,冬季也可以在户外自由活动了。黑麂一岁多就性成熟,秋季发情,次年六七月产仔。

    河麂

    这又是一种我国特产的小型鹿。它的分布中心是在我国南方,华东和中南的几个省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四川三个省区的北部。除去川北之外,河麂的分布范围几乎都在长江以南。它被列入保护动物名单,属于第三类。

    河麂的俗名叫獐子。在古书或旧小说中,獐、狍、野鹿是猎户常打之物。若不是近几年的滥猎,河麂恐怕仍能保持江南优势种的地位。河麂之所以能久居江浙人烟稠密之乡而不绝,靠的是两条:一是它机警灵便,善于隐蔽,凡有芦苇草丛之处,便足以藏身。大型鹿,例如麋鹿、梅花鹿等是不可能的;二是它繁殖率高,半岁多就已性成熟,每胎能生数仔。曾经发现过在一只雌麂腹中有六七个胚胎,这在所有大小型鹿种中是独一无二的。但动物园养的,一胎最多只生过五仔,一般以生二三仔的居多数。

    本草纲目中有一段讲得很好。“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浅草中多有之。

    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雄有牙出口外,其皮细软胜于鹿皮。“

    廖寥四五十字,把河麂的形态、生态和经济价值全讲到了。

    在鹿科动物中,不生角的鹿只有麝和河麂两种。它们都用獠牙相斗。黄麂和黑麂虽有短角,但没多大力量,也以獠牙为主要武器。河麂虽然喜欢隐身于河边的芦苇里,但也时常可以在山坡上,野地里,甚至在有乱草的坟地里找到它。在冬天芦苇和高草被刈光后,它们多半藏身于旷野的沟穴里,近年来大力开荒,平整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生存。

    豚鹿

    这种热带小鹿,解放前根本不知道我国也产,直到1959到1960年间,才查明我国有数量不多的豚鹿,生存在云南西部靠近缅甸边境的耿马和西盟两县。科学工作者在耿马收集到两个标本,在西盟得到一对角。最近几年又听说它的数量已减少到难以发现的程度。已被定为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

    豚鹿略大于黄麂、黑麂,略小于狍子。所不同于各种麂子之处,主要在于它身体肥壮,四肢短矮,而且喜欢低头行动,跑得不快,所以被称为豚鹿。雄鹿的角不长,有一短眉杈,后而的主枝分成两小杈。它平素栖身于深草密丛之中,傍晚才出来觅食,白天是很难见到的。它也是孤独性动物,从不结成大群。北京动物园养着一小群,幼仔都生于四五月中。

    麝 也叫麝鹿或麝香鹿,在许多地方俗名叫香獐子。这是鹿科动物中个体最小也最原始的种,同时也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种。在外国动物园中极少展出,据19

    80年统计,只有4家动物园养有7只。

    麝是东亚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分布幅度很广,北达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南达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分布虽然这样广,但真正的产麝国就是中国。解放前,中国每年猎杀雄麝至少20万只,雌麝不计其数。由雄麝身上取下来的麝香囊500万克,占世界麝香总销售量的80%。但是这种盛况已成过去。到60年代,每年的收购量已落到150万克。后来每况愈下。为了保存麝种,自70年代开始已将麝定为国家保护动物,开始属第三类,后又升级为第二类。看来,对这种珍贵资源的保护措施仍须加强。

    过去认为麝只有一种,包括几个亚种。根据近年来我国动物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认为仅我国产的就不下三四种。但对于新的分类,国内外意见尚未统一。这几种麝是原麝、马麝、林麝和喜马拉雅麝。

    原麝(北麝),在我国产于东北、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安徽等省区,栖于比较开阔平缓地区的混交林和泰加林中,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米。其个体不大,身长约85厘米,毛色较深,为暗褐色,背部有六行肉桂黄色斑点,吻短,有颈纹。

    马麝(西麝),在我国产于西北、西南的高原高山区,包括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经常栖于海拔2500到4200米的针叶林和高山灌丛之间。马麝个体稍大,身长约85到90厘米,肩高50到60厘米,毛色较浅,呈淡黄褐色,灰毛较多。

    幼兽身上有斑,成兽无斑或颈部略保留少数斑点,吻长,有颈纹。

    林麝(南麝),产于陕西、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和西藏东南部。是典型的林栖动物,素栖于海拔2400——3800米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中。体小灵活,善爬上斜树。个体显著小于前两种,身长约七八十厘米,肩高不及50厘米。毛色棕褐而发赤,仅有颈纹而无体斑,吻短。

    喜马拉雅麝,产于西藏南部与尼泊尔、锡金的接壤地区,是喜马拉雅山系的特有种。主要栖于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也是典型的林栖动物。个体小于马麝而大于林麝、原麝,毛色最深,呈黑色或褐黑色,没有颈纹,吻宽。

    麝是最原始的鹿种。原始的形态特征包括:雌雄都有胆囊,其他种鹿没有;雌雄皆不生角,雄兽有长达七到九厘米的獠牙;雄兽有脐下腺,也就是俗说的麝香囊。

    麝香是极贵重的药材,出口价格很高,经过提炼后制成的纯麝香精,每磅价数万美元。它既能制成专治惊痛、痉挛和心脏麻痹的贵重药品,又是制造最高级香水的原料。于是,在经济收益和自然保护之间发生了尖锐矛盾。从前四川、青海、甘肃、西藏、云南等省区都是麝香的主要产地,麝香成为地方上的重要财源之一。其他省区也有类似情况。倘若一旦禁止狩猎和收购,不仅影响财源收入,而且制药原料也成问题。但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麝种的生存又会受到严重威胁。

    我国一方面已将麝定为二类保护动物,另一方面又仍在收购麝香。每收购50克麝香,平均要打死两只雄麝,另外还会误伤或误杀雌麝及幼麝。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

    自1958年开始,四川、陕西、安徽等省先后开办了养麝场,通过驯养,实现了人工采麝香以代替宰麝割囊的理想,为保护种源,减少消耗开辟了新的道路。现在已有更多的养麝场在其他省市建立,从饲养少数到成百只地饲养,从微量取香到逐渐增多,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目前还不能依靠养麝场的收获来满足医药界的需要,但今后只要大力发展下去,终将有希望满足国内外需要的一大部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