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一个美丽的误会
简雍回到沛县,刘备遂上表刘云为梁郡太守。
刘云的目的达到了,现在他身为梁郡太守,兼为沛国相。
不过就在此时,师兄史阿带给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另一个师兄卫靖(仲道)死了。
卫仲道所在家族是世家大族一一河东卫氏。卫家是河东世家,有很高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
卫仲道之兄卫觊(伯瑜)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师兄!小师姐如何了?”
刘云说的小师姐,是蔡文姬。
“其实仲道师弟去岁便得了重病,一直卧床不起。文姬师妹去岁已然16岁,可以成婚。于是文姬师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嫁给师弟冲喜。结果仲道师弟仍然不见好,终于在上月去世。文姬师妹被接回了陈留圉县,终日郁郁寡欢,状态很差!”
“那小师姐岂不是需要守活寡?”
刘云心中一惊,忽然还想到了什么。
也就是在明年春,南匈奴反叛,南下劫掠,掳走了蔡文姬。
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又嫁给董祀。
“既然叫你一声师姐,那我就出手救救你。”
刘云拜在王越手下学习剑道时,蔡文姬当时对刘云还是颇为照顾,俩人关系也不错。刘云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蔡文姬被匈奴掳走,度过悲惨的一生。
蔡文姬在北方甚至并没有嫁于左贤王。是“没于”左贤王,而不是“嫁于”左贤王,一般匈奴王的妻子都被称为“阕氏”,但是她在北方二十年,没有这个称号,所以她与左贤王并不是夫妻关系,她沦为了左贤王的**。
刘云要是不知道此事还好,知道了怎么能忍?
刘云思绪万千,史阿道:“文姬师妹本要为仲道师弟之去守三岁,但其父蔡伯喈命其回陈留看守书卷,是以其如今终日与书卷为伍,我怕师妹如此下去,终会误了终身。”
“书卷?蔡中郎的万卷藏书,不是在洛阳大火中遗失了吗?”
刘云记得当日董卓迁都,烧了洛阳,大部分的朝廷百官都损失惨重。
“的确有遗失,不过还剩下4000余卷,被蔡中郎托同乡运回了陈留老家中。”
此时的书卷是非常珍贵的,而且是非常难以搬运和收藏。一些古典文集,都是用竹简保存,但是容易生虫,所以要不时有人打点。
“四千余卷书倒是好办!”刘云自语。
史阿:“…?”
“哦,我想把小师姐接到梁郡,师兄,你觉得怎么样?”
“不可能!文姬师妹怎可能来梁郡!蔡家怎么说在陈留也有些根基,怎会无端搬家来梁郡?”
“史阿师兄!你说的没错,小师姐不会无端搬过来。但若是师弟我找一件适合她的事情做呢?”
刘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以前他就想做,但是苦于没人,所以此事肯定做不成。
这个想法就是,在梁郡开官学。
就像刘表在荆州开官学一样,梁郡也可以开官学。不过官学需要名士坐镇,刘云这里显然没有。
当然,蔡文姬也不算名士,她此时也不是四大才女之一,仅仅是一个黄毛丫头。
“寡妇!”
但是他是名士蔡邕的女儿,掌管4000余卷书籍,这就是资源。刘云要办的官学,也不需要名师,只需要有官方背书。
请到蔡文姬,就等于请到了半个蔡邕。而且蔡文姬的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文学方面很强,更是精通音律,书法。
她擅长小篆,又得到了蔡邕的飞白书真传,刘云还跟着学习过。
有蔡邕的官方背书,又有蔡文姬坐镇,梁郡官学就算有了儒学方面的老师。
有了儒学,刘云就不会被排斥,而他则可以通过这个官学,增加其他的门类。比如建筑,商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