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零中文网>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 > 第5章 生存之道(第2页)

第5章 生存之道(第2页)

于是老子说——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4]

下流就是下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国应该像江河的下游,成为天下的女人或雌性。

下游好吗?

好!那是“百谷王”。

百谷就是百川,王就是往。百川所汇,就是江河的入海口。众望所归,即为王。

那么,为什么所有的水都往江里海里流?当然是“以其善下之”,即谦恭自下,善于放低身段,做低姿态。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5]

也许,这就是老子的王道。

它当然是生存之道。

而且是弱者的。

这并不奇怪。毕竟,老子的政治理想,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早就不复存在。就算有过,也只能凭吊。[6]

于是,天择物竞,弱者生存,便成了王道。

因此,老子不厌其烦地说,大国和君王,一定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克制自己,不要贪得无厌,不要骄奢淫逸,不要飞扬跋扈。[7]

总之,一要慈,二要俭,三要不敢为天下先。[8]

最好,还能“为之下”。[9]

居于下才近于道,也才能持久。

换句话说,大国即便要兼并,也请你低调一点,温柔一点,缓慢一点,不要霸道,好吗?

呵呵,这当然是王道。

奇怪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被看作兵道。[10]

兵道与兵法

的确,老子像孙子。

孙子就是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据说,他当过吴王阖闾的军事顾问、教官和将领,年代比《老子》一书的作者早,所以说老子像孙子,而非孙子像老子。

老和孙,都喜欢水。孙子就说——

兵形象水。

这里说的兵,就是用兵作战;形,则是战略战术、方式方法。所以,兵形就是形兵,即指挥战斗;象则是象形,即模拟和仿效。所谓“兵形象水”,也就是用兵之道和形兵之法,要向水学习。

学习也容易。比方说,水“避高而趋下”,兵就要“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就要“因敌而制胜”。水并不一定非得怎么流,仗也不一定非得怎么打。这就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因此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就该像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又变幻莫测。只要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于是孙子又说——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1]

呵呵,他也崇尚无。

但,“上善若水”跟“兵形象水”,一样吗?

不一样。

表面上看,老和孙都主张“水往低处流”。然而老子的“为之下”,是真的低姿态,甚至当真与世无争。孙子的意思,却是专挑敌人虚弱的地方下手。就像水,哪儿低,哪儿有空隙,就往哪儿去。

那么,空隙在哪儿?

孙子列了五条。

第一条叫“必死可杀”,就是还没开战,先想牺牲,这样的人不难让他去死。第二叫“必生可虏”,就是还没杀敌,先想活命。这样的人,一抓一个准。第三叫“忿速可侮”,就是但凡性急、暴躁、易怒的人,都可以戏弄。第四叫“廉洁可辱”,就是对那些爱惜羽毛看重名誉的人,可以用羞辱的办法让他中计。第五叫“爱民可烦”,就是可以利用对方的心软,进行骚扰和要挟。[12]

类似的话,老子也说过。

只不过,是反过来说的。

老子说,真正善于当兵的,不英武;善于作战的,不愤怒;善于胜敌的,不跟敌人正面交锋。这就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13]

为什么要不武、不怒、不与?

如果按照孙子的思路,当然是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孙子有句名言,叫“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也就是说,败不败,在自己。胜不胜,在敌人。自己不犯错误,就不会失败。敌人不犯错误,我方也不可能胜利。胜与败,不看谁有本事,全看谁犯错误。[14]

这就不能武,不能怒,不能与。因为武,则“必死可杀”;怒,则“忿速可侮”;与,则“廉洁可辱”。如此这般不知克制,岂非把胜利送给敌人,失败留给自己?

如果孙子来做解释,理应如此。

老子也是这意思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龙与地下铁  年度经济热词解读(财经郎眼02)  我们的诚信与危机(财经郎眼06)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冷宫废后求宠爱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长安十二时辰(上)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国民老公霸道爱:非你莫属  这两年,经济那点事(财经郎眼08)  长安十二时辰(全集)  豪门婚爱:前夫,太无耻!  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财经郎眼03)  一天一点爱恋:宝贝,再婚吧  长安十二时辰(下)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我们的痛苦和希望(财经郎眼0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